[發明專利]公共空間熱環境空調系統控制方法、系統、設備及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153009.2 | 申請日: | 2021-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393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03 |
| 發明(設計)人: | 雷小康;向雅倫;高燕如;周世華;童世鵬;王婷;李馳;任國棟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F11/64 | 分類號: | F24F11/64;F24F11/65;F24F11/89;F24F11/88;F24F110/10;F24F120/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白文佳 |
| 地址: | 710055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公共 空間 環境 空調 系統 控制 方法 設備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公共空間熱環境空調系統控制方法、系統、設備及介質,包括:采用公共空間內的所有客戶端構成智能群體;獲取客戶端收集的熱舒適度反饋信息,構建用戶滿意的熱舒適度區間,得到當前溫度設定值,生成并發送當前溫度控制指令至空調系統;若當前溫度與用戶滿意的熱舒適度區間相匹配時,更新當前溫度設定值,以使其接近于公共空間外的當前溫度,生成并發送更新后的當前溫度控制指令至空調系統;將采集的公共空間內的相對濕度與預設的濕度值進行比較,生成并發送除濕模式控制指令至空調系統;本發明利用人群固有的群體智能屬性,直接基于人體冷/熱感受反饋為依據對空調溫度設定值進行調節,實現群體舒適性的自發優化并兼顧節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公共空間熱環境控制、群智能行為分析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公共空間熱環境空調系統控制方法、系統、設備及介質。
背景技術
建筑能耗約占社會總能耗的40%,對應CO2排放約占30%;其中,建筑能耗的30%被暖通空調系統(HVAC)所消耗;然而,在付出巨大能源、環境成本的情況下,公共建筑空間(如教室、醫院、商場、辦公室等)熱環境的舒適性普遍不佳,甚至出現了建筑關聯??;如何營造舒適的室內熱環境,牽扯到室內人員的健康、工作效率以及節能降耗。
為公共空間營造舒適的熱環境,是事關人員健康、工作提效和節能減排的重大需求;傳統基于人群舒適性統計模型的控制策略,存在舒適性體驗不佳、參與感缺失滋生抱怨、不能適配動態熱需求等問題。
目前,現有技術易受人的社交心理因素和用戶非理性操控影響而失效,如何消除這些負面影響,目前尚不明確。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公共空間熱環境空調系統控制方法、系統、設備及介質,現有的暖通空調系統的控制方法易受人的社交心理因素和用戶的非理性操控影響而失效的技術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公共空間熱環境空調系統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采用公共空間內的所有客戶端構成智能群體;其中,客戶端用于收集用戶的熱舒適度反饋信息;
獲取智能群體中所有客戶端收集的熱舒適度反饋信息,構建用戶滿意的熱舒適度區間;
根據用戶滿意的熱舒適度區間,得到當前溫度設定值,并生成當前溫度控制指令;
發送當前溫度控制指令至空調系統,以使空調系統調節公共空間內的溫度達到當前溫度設定值;
當公共空間內的當前溫度與用戶滿意的熱舒適度區間相匹配時,對當前溫度設定值進行更新,以使更新后的當前溫度設定值接近于公共空間外的當前溫度,生成更新后的當前溫度控制指令,并發送更新后的當前溫度控制指令至空調系統;
實時采集公共空間內的相對濕度,將采集的公共空間內的相對濕度與預設的濕度值進行比較,生成除濕模式控制指令,并發送至空調系統。
進一步的,用戶的熱舒適度反饋信息包括用戶信息及熱舒適度值;
其中,熱舒適度值為根據ISO 7730標準中PMV指標建立的七級投票,七級投票包括:有點冷、冷、非常冷、舒適、有點熱、熱及非常熱。
進一步的,客戶端為移動終端的客戶端或網站;其中,移動終端的客戶端或網站,能夠收集用戶的收集用戶的熱舒適度反饋信息。
進一步的,獲取所有客戶端收集的熱舒適度反饋信息,構建用戶滿意的熱舒適度區間的過程中,當獲取所有客戶端收集的熱舒適度反饋信息為空,即構建的用戶滿意的舒適度區間為空時,采集公共空間內的當前溫度信息,將采集的公共空間內的當前溫度信息與ISO 7730標準的溫度設定值進行比對,生成紅外控制指令,并發送紅外控制指令至空調系統;其中,紅外控制指令包括空調系統的溫度控制指令和/或空調模式控制指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未經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5300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