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NOx低CO高效節能燃燒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148894.5 | 申請日: | 2021-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647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31 |
| 發明(設計)人: | 于興輝;郭樹強;吳莉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洛陽樂邦石化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D14/02 | 分類號: | F23D14/02;F23D14/46;F23D14/64 |
| 代理公司: | 洛陽潤誠慧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53 | 代理人: | 韓戰濤 |
| 地址: | 471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nox co 高效 節能 燃燒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NOx低CO高效節能燃燒器,包括燃燒器殼體,所述燃燒器殼體的頂端安裝有燃燒室本體,燃燒室本體的內部空腔為燃燒室,所述燃燒室本體的頂端內部設置為燃燒器收口,所述燃燒室的頂端外部設置有帶導流管二次噴嘴,主槍噴出的燃料氣體與高速進入到燃燒室中的空氣進行混合,由此在燃燒室的內部形成低溫富氧主火焰,降低了NOx和CO的生成,每支燃燒器副槍噴出的燃料氣體能夠把煙氣從煙氣回流通道的位置處卷入到帶導流管二次噴嘴的內部,然后經過帶導流管二次噴嘴噴入主火焰燃燒,由于含有大量煙氣,減小了燃燒強度,即降低NOx的生成,減少了燃料氣外泄到燃燒室的煙氣中,又降低CO的形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節能燃燒器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低NOx低CO高效節能燃燒器。
背景技術
一般低NOx燃燒燒器都是采用風分級和燃料分級的低NOx技術,這種燃燒器普遍存在燃燒效率低,CO含量高等問題,特別是在爐溫低于600℃時,煙氣中排放的CO含量高達幾百或幾千PPM。超過環保要求的幾倍或上百倍,即浪費了能源又破壞了環境,同時,帶來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其原因主要在于副槍噴出的燃料與煙氣混合后,大部分噴入主火焰燃燒,另一部分彌散在燃燒室里,初步燃燒分解成CO同煙氣一起流動,如果燃燒室溫度達到600℃以上,這些CO能在燃燒室燃燒,如果低于600℃這些CO同煙氣一起排出。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提出公開了一種低NOx低CO高效節能燃燒器,本發明解決了低NOx燃燒器排放煙氣的CO高的問題,同時,即提高燃燒器的熱效率及提高了熱強度,使加熱爐更高效,更節能和環保。
為了實現所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低NOx低CO高效節能燃燒器,包括燃燒器殼體,所述燃燒器殼體的頂端設置有燃燒室本體,燃燒室本體內部空腔為燃燒室,所述燃燒室本體的頂端內部設置為燃燒器收口,所述燃燒室本體的頂端外部設置有帶導流管二次噴嘴,所述帶導流管二次噴嘴底端與燃燒室本體的底端之間設置有煙氣回流通道,所述燃燒器殼體的底端安裝有燃燒器主槍和長明燈,所述燃燒器主槍和長明燈均貫穿燃燒器殼體且延伸至燃燒室的內部,所述燃燒器殼體的底端對應于帶導流管二次噴嘴下方的位置處安裝有燃燒器副槍,所述燃燒器副槍貫穿燃燒器殼體且穿過燃燒室本體下端的壁體,并且燃燒器副槍對應于煙氣回流通道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燃燒器殼體的側面安裝有進氣孔,所述進氣孔的內部安裝有調節風門。
進一步的,所述燃燒室本體由耐火磚砌筑成型。
進一步的,所述燃燒器殼體內部的空腔直徑大于燃燒室的直徑,所述燃燒室的直徑由下向上逐漸減小。
進一步的,所述燃燒器收口由燃燒室本體的內側壁向中心收縮形成,燃燒室通過燃燒器收口與外界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帶導流管二次噴嘴包括二次噴嘴和導流管,導流管設置在燃燒室本體上端的外表面上,二次噴嘴連接在導流管上端口處,且二次噴嘴的上端面高于燃燒室本體的上端面。
進一步的,導流管連接在二次噴嘴下端的外表面上,二次噴嘴下端的內表面連接在燃燒室本體的外表面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燃燒器主槍噴出的燃料氣體與高速進入到燃燒室中的空氣進行混合,由于燃燒室內部的空腔結構設置,使得越往下空氣流速越快,由此在燃燒室的內部形成低溫富氧主火焰,降低了NOx和CO的生成。
2、每支燃燒器副槍噴出的燃料氣體能夠把煙氣從煙氣回流通道的位置處卷入到帶導流管二次噴嘴的內部,然后經過帶導流管二次噴嘴噴入主火焰燃燒,由于含有大量煙氣,減小了燃燒強度,即降低NOx的生成,減少了燃料氣外泄到燃燒室的煙氣中,又降低CO的形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洛陽樂邦石化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洛陽樂邦石化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4889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