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臥式二節壓縮混輸泵液力端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148779.8 | 申請日: | 2021-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863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07 |
| 發明(設計)人: | 陳明海;葛溪;陳英峰;高潔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合力機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B9/109 | 分類號: | F04B9/109;F04B53/10;F04B53/14;F04B53/16;F04B53/08;F04B53/18 |
| 代理公司: | 寧波中致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322 | 代理人: | 張圓;黃挺 |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寧***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臥式 壓縮 混輸泵液力端 | ||
1.一種臥式二節壓縮混輸泵液力端,包括泵體(1),所述泵體(1)內部設有貫通的活塞通道(2),所述活塞通道(2)前后兩端分別設有前法蘭(3)和密封函體(4),穿過所述的密封函體(4)設置有活塞桿(5),活塞桿(5)位于活塞通道(2)內部的一端連接有活塞頭(6),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通道(2)內部位于前法蘭(3)的軸向內側設有一節壓縮排出閥(7)、位于密封函體(4)的軸向內側設有二節壓縮排出閥(8),一節壓縮排出閥(7)和二節壓縮排出閥(8)之間形成供所述活塞頭(6)做往復運動的活塞腔(9),所述活塞腔(9)前端的側壁經吸入閥(10)連接有進液管匯(11),所述一節壓縮排出閥(7)的出液端經設置在泵體(1)內部的管路(12)與活塞腔(9)的后端相連通,所述二節壓縮排出閥(8)的出液端連接有排液管匯(13);
當活塞頭(6)向一節壓縮排出閥(7)所在端運動時,吸入閥(10)關閉、一節壓縮排出閥(7)開啟、二節壓縮排出閥(8)關閉,活塞頭(6)與一節壓縮排出閥(7)之間的腔體縮小將介質通過管路(12)輸送至活塞頭(6)與二節壓縮排出閥(8)之間的腔體中;
當活塞頭(6)向二節壓縮排出閥(8)所在端運動時,吸入閥(10)開啟、一節壓縮排出閥(7)關閉、二節壓縮排出閥(8)開啟,活塞頭(6)與一節壓縮排出閥(7)之間的腔體擴大從進液管匯(11)吸入介質,活塞頭(6)與二節壓縮排出閥(8)之間的腔體縮小從排液管匯(13)排出介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臥式二節壓縮混輸泵液力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12)上連接有設置在泵體(1)外部的調節閥(1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臥式二節壓縮混輸泵液力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通道(2)內部設有缸套(15),缸套(15)的前后兩端分別抵住一節壓縮排出閥(7)和二節壓縮排出閥(8)。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臥式二節壓縮混輸泵液力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體(1)內部環設于二節壓縮排出閥(8)外圍的部位設有第一水槽(16),所述缸套(15)的外側壁外側環設有第二水槽(17),所述前法蘭(3)的外側設有套接在泵體(1)外端部的第三水槽(18),所述排液管匯(13)位于泵體(1)下方的排液口外圍設有第四水槽(19);所述第一水槽(16)、第二水槽(17)、第三水槽(18)與第四水槽(19)是循環結構,經冷卻水管依次串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臥式二節壓縮混輸泵液力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腔(9)側壁上與進液管匯(11)連通的部位設有進液口,所述進液口的直徑小于活塞頭(6)的厚度,當活塞頭(6)向一節壓縮排出閥(7)所在端運動至死點時,所述活塞頭(6)將進液口完全封堵住。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臥式二節壓縮混輸泵液力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函體(4)包括供活塞桿(5)穿過的函體主體(41),函體主體(41)的外端經壓緊螺帽與活塞通道(2)的內壁緊固連接,函體主體(41)的內端抵住二節壓縮排出閥(8),函體主體(41)與活塞桿(5)之間設有油環(42),所述油環(42)兩側經填料(43)密封,油環(42)經函體主體(41)上設置的油路(44)連接有設置在泵體(1)外部的潤滑油箱(45);位于所述油環(42)軸向內側的填料(43)與二節壓縮排出閥(8)之間設有補償彈簧(46)。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臥式二節壓縮混輸泵液力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液管匯(11)和排液管匯(13)均連接在泵體(1)的上側,所述管路(12)位于泵體(1)內部的下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合力機泵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寧波合力機泵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48779.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