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導管組件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147280.5 | 申請日: | 2016-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5591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31 |
| 發明(設計)人: | J·K·伯克霍茲;D·K·海爾;王彬;T·沃納;R·L·桑德雷格;E·戴維斯;C·埃利斯 | 申請(專利權)人: | 貝克頓·迪金森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5/158 | 分類號: | A61M5/158;A61M5/32;A61M25/00;A61M25/06;A61M39/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貿促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胡海滔 |
| 地址: | 美國新***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導管 組件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導管組件,其可以包括導管適配器、分隔件殼體和分隔件。導管適配器可以包括遠側端部、近側端部、在遠側端部和近側端部之間延伸的內壁以及由內壁形成的管腔。分隔件殼體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突起并且可以通過以下布置中的一種或多種布置固定到內壁:一個或多個突起和內壁之間的過盈配合部;一個或多個突起和內壁之間的卡扣配合部;以及一個或多個突起和內壁之間的粘接部。分隔件可以至少部分地設置在分隔件殼體內,并且被構造成用以至少大致密封管腔。
本分案申請是基于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201610958204.5、發明名稱“導管組件”、申請日2016年10月28日的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整體涉及將分隔件固定在導管組件內,以防止流體從導管組件泄露,具體地,本發明涉及導管組件。
背景技術
總體上,脈管通路裝置可以用于將流體與患者的脈管系統連通。例如,導管組件可以用于將流體(例如生理鹽水、各種藥物和全腸胃外營養物)輸注到患者體內、從患者體內抽取血液、或者監測患者脈管系統的各種參數。
通用類型的靜脈內(IV)導管是針上周邊IV導管。如其名字所暗示的,針上導管可以安裝在具有尖銳遠側末端的引入針上。導管的遠側部分的至少內表面可以緊緊地接合針的外表面,以防止導管脫落,并由此有利于導管插入到血管中。導管和引入針可以組裝以使得引入針的遠側末端延伸超過導管的遠側末端,其中針的斜面背離患者的皮膚。導管和引入針以淺淺的角度大致插入穿過皮膚而進入血管。
為了驗證針和/或導管在血管中的正確放置,臨床醫生通常確認在導管組件的倒流腔室中是否存在血液的“倒流”。一旦已經確認了針的放置,臨床醫生就可以在導管末端處臨時堵塞血管內的流動,移除針,將導管保留就位,并且將裝置附接到導管組件以用于流體移除、輸入或密封導管組件。該過程在實踐中存在一定的難度,原因在于許多放置部位不能夠簡單地堵塞目標脈管。另外,甚至當實現這樣的堵塞時,也可能是不完美的,從而導致血液從導管組件流出,危及使用該導管組件的醫務人員。
因此,在本領域中已經提供了導管和引入針組件,其提供各種密封件或“分隔件”,以用于在移除引入針期間和之后防止流體外流。分隔件變位通常有可能導致流體泄露。由于多種情況而可能出現分隔件變位和流體從IV導管組件泄露。例如,由于可能由靜脈壓導致的系統加壓、高壓或低壓下的流體注射、系統沖洗、血液收集等而可能出現流體泄露。
發明內容
本申請整體涉及將分隔件固定在導管組件內,以防止流體從導管組件泄露,并且涉及相關的系統和方法。在一些實施例中,導管組件可以包括以下部件中的一個或多個:導管、導管適配器、分隔件殼體和分隔件。在一些實施例中,分隔件可以至少部分地設置在分隔件殼體中,并且被構造成用以至少大致密封導管適配器的管腔。在一些實施例中,分隔件殼體可以防止分隔件的變位或失穩,由此防止流體從導管適配器泄露。
在一些實施例中,導管組件可以是封閉式IV導管系統的一部分,該導管系統為例如BD NEXIVATM封閉式IV導管系統或BD NEXIVATMDIFFUSICSTM封閉式IV導管系統。在封閉式IV導管系統中,在導管插入到患者的血管中之后,引入針可以通過導管適配器而被收回。當引入針通過導管適配器而被收回時,“針通道”可以從圍繞導管系統的外部環境關閉。另外,導管適配器的側部端口能夠經由延伸管連接到血液抽取或輸注裝置,該延伸管可以從導管適配器的側部端口延伸,并且可以與導管適配器的管腔流體連通。在一些實施例中,分隔件和/或分隔件殼體可以臨近導管適配器的側部端口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貝克頓·迪金森公司,未經貝克頓·迪金森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4728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