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多重濾波與混合放大的非接觸心率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147201.0 | 申請日: | 2021-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4212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26 |
| 發明(設計)人: | 吳楠;安娜;時澳麗;柴榮軒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清智圖靈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024 | 分類號: | A61B5/02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林娟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區成***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多重 濾波 混合 放大 接觸 心率 檢測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多重濾波與混合放大的非接觸心率檢測裝置,裝置包括:攝像模塊,用于在第一閾值距離內對被試者人臉進行第二閾值秒數的靜止拍攝;多任務神經網絡人臉檢測模塊,用于同時進行人臉區域與人臉關鍵點檢測,去除錯誤的和重復的人臉候選框,提取最終人臉區域;混合放大視頻處理模塊,采用并行結構運用歐拉運動放大、顏色放大方式用于對最終人臉區域進行混合放大視頻處理,提取臉部視頻圖像的顏色和運動信息;多重濾波器模塊,采用串行結構用于對顏色和運動信息進行濾波,消除肌電信號噪聲和高頻噪聲干擾,提升混合放大處理后的圖片序列的有效信息;計算模塊,用于將處理后的圖片序列進行信號處理和快速傅里葉變換,根據得到的頻域圖完成心率計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非接觸心率檢測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多重濾波與混合放大的非接觸心率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心率是一種基礎的生理體征參數,是表征人體生命活動跡象的客觀可測量指標,其在健康測試、運動評估、心理評價等方面有著廣泛應用,在災害救援場景中還可用于判定傷病員的病情輕重和危急程度。其傳統檢測方法目前主要是依靠接觸式手段,例如:通過電極片粘貼在患者胸口處來獲取心電信號。接觸式生理參數檢測方法,因其具有很好的準確性和穩定性,目前仍是臨床檢測的金標準方法。
隨著社會需求多元化發展、檢測科技的快速進步以及特定場景檢測需求增多,接觸式檢測的缺點和局限性逐漸顯現,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特殊場景中無法實現檢測設備與患者的有效接觸。當患者皮膚大面積燒傷或潰爛,繼續使用接觸式測量儀器較為困難。
(2)接觸式測量方法需要患者的高度配合性。檢測生理參數前均需佩戴相關儀器,并保持固定姿勢,否則將出現較大偏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多重濾波與混合放大的非接觸心率檢測裝置,本發明基于視覺圖像處理手段,提取人體脈搏信息,僅通過手機攝像頭、網絡攝像頭等簡單便攜設備就可以檢測用戶心率,快速便捷,應用潛力大,詳見下文描述:
第一方面,一種基于多重濾波與混合放大的非接觸心率檢測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攝像模塊,用于在第一閾值距離內對被試者人臉進行第二閾值秒數的靜止拍攝;
多任務神經網絡人臉檢測模塊,包括三個級聯的網絡,用于同時進行人臉區域與人臉關鍵點檢測,去除錯誤的和重復的人臉候選框,提取最終人臉區域;
混合放大視頻處理模塊,采用并行結構運用歐拉運動放大、顏色放大方式用于最終人臉區域進行混合放大視頻處理,提取臉部視頻圖像的顏色和運動信息;
多重濾波器模塊,采用串行結構用于對顏色和運動信息進行濾波,消除肌電信號噪聲和高頻噪聲干擾,提升混合放大處理后的圖片序列的有效信息;
計算模塊,用于將處理后的圖片序列進行信號處理和快速傅里葉變換,根據得到的頻域圖完成心率計算。
第二方面,一種基于多重濾波與混合放大的非接觸心率檢測裝置,所述裝置包括:處理器和存儲器,所述存儲器中存儲有程序指令,所述處理器調用存儲器中存儲的程序指令以使裝置執行以下步驟:
在第一閾值距離內對被試者人臉進行第二閾值秒數的靜止拍攝;同時進行人臉區域與人臉關鍵點檢測,去除錯誤的和重復的人臉候選框,提取最終人臉區域;
采用并行結構運用歐拉運動放大、顏色放大方式對最終人臉區域進行混合放大視頻處理,提取臉部視頻圖像的顏色和運動信息;
采用串行結構對顏色和運動信息進行濾波,消除肌電信號噪聲和高頻噪聲干擾,提升混合放大處理后的圖片序列的有效信息;將處理后的圖片序列進行信號處理和快速傅里葉變換,根據得到的頻域圖完成心率計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清智圖靈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清智圖靈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472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