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咽拭子機器采樣的有效性判定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147190.6 | 申請日: | 2021-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4217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8 |
| 發明(設計)人: | 賈碩;吳楠;安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清智圖靈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0/00 | 分類號: | A61B10/00;A61B34/30;G06K9/00;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林娟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區成***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咽拭子 機器 采樣 有效性 判定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咽拭子機器采樣的有效性判定裝置,所述裝置包括:視覺識別攝像頭,用于基于多任務神經網絡實現被檢測人員識別,并與射頻器識別的身份證信息對比,確保采樣者位于機器前方且為本人;頭托,內置傳感器用于實時檢測采樣過程中頭部是否一直固定;拋物雙曲面設計的咬口器,用于暴露采樣者咽后壁,還設置有壓舌板避免采樣過程中舌部運動;帶有力覺傳感器的采樣機構,用于實時檢測拭子后端的力度數據,防止采樣細胞的數量不足;工控機,用于負責流程控制,采樣有效性的判定。本發明基于多任務神經網絡對被檢測人員進行識別,并與射頻器識別的身份證信息進行對比,有效防止冒充采樣的風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學檢測、咽拭子采樣、醫療機器人等領域,為機器人高效便捷地完成咽拭子采樣任務提供技術和信息支持,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咽拭子機器采樣的有效性判定裝置。
背景技術
口咽拭子是一種從咽喉處收集鼻腔分泌物的臨床測試樣本的方法,對采樣樣本進行分析,以確定是否存在生物體或其他疾病的臨床標記。相比與鼻咽拭子采樣,口咽拭子采樣是一項相對簡單的檢測方法。但面對COVID-19、SARS等新發或突發的傳染病疫情,口咽拭子采樣同時存在巨大交叉感染風險,給醫護人員心理和生理帶來巨大壓力,采用機器人方式替代人工采樣是重要趨勢。
不同于人工采樣,咽拭子機器采樣的有效性難以判定。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咽拭子機器采樣的有效性判定裝置,本發明基于多任務神經網絡對被檢測人員進行識別,并與射頻器識別的身份證信息進行對比,有效防止冒充采樣的風險,詳見下文描述:一種用于咽拭子機器采樣的有效性判定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視覺識別攝像頭,用于基于多任務神經網絡實現被檢測人員識別,并與射頻器識別的身份證信息對比,確保采樣者位于機器前方且為本人;
頭托,內置傳感器用于實時檢測采樣過程中頭部是否一直固定;拋物雙曲面設計的咬口器,用于暴露采樣者咽后壁,還設置有壓舌板避免采樣過程中舌部運動;
帶有力覺傳感器的采樣機構,用于實時檢測拭子后端的力度數據,防止采樣細胞的數量不足;
工控機,用于負責流程控制,采樣有效性的判定。
其中,所述工控機包括:
采樣模塊,用于利用射頻信息采樣器采樣到被試者的身份信息;
第一判斷模塊,用于判斷所述身份信息是否有效,如果是,執行第二判斷模塊;
第二判斷模塊,用于判定識別到的人臉與所述身份信息是否為同一人,如果是,執行第三判斷模塊;
第三判斷模塊,用于檢查被試者是否正確佩戴咬口器,如果是,執行第四判斷模塊;
第四判斷模塊,用于檢查被試者的頭部是否放置在頭托上壓緊傳感器,如果是,執行第五判斷模塊;
第五判斷模塊,用于獲取力反饋數據,判斷采樣機構是否移出閾值距離,如果是,執行第六判斷模塊;
第六判斷模塊,拭子末端到達咽后壁,并進行旋轉采樣,用于判斷采樣機構是否采集到有效的力反饋數據,如果是,采樣有效。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視覺識別攝像頭基于多任務神經網絡,所述多任務神經網絡包括:依次級聯的人臉區域建議網絡、優化網絡、及輸出網絡;
所述人臉區域建議網絡生成候選窗口,用于對經過金字塔處理后的視頻圖像進行初步人臉區域選取,生成多張人臉及疑似人臉的候選框;
所述優化網絡包括全連接層,用于通過人臉邊框回歸和人臉關鍵點定位對候選框進行篩選;
所述輸出網絡,用于輸出最終的人臉區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清智圖靈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清智圖靈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4719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