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鋰離子電池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138540.2 | 申請日: | 2021-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90398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若楠;劉永興;黃鵬;孫化雨;其他發明人請求不公開姓名 | 申請(專利權)人: | 遠景動力技術(江蘇)有限公司;遠景睿泰動力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0525 | 分類號: | H01M10/0525;H01M10/42;H01M4/38;H01M4/587;H01M10/0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王艷齋 |
| 地址: | 2144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鋰離子電池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鋰離子電池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鋰離子電池包括正極極片和負極極片,所述正極極片包括正極補鋰添加劑,所述正極補鋰添加劑包括LiNiO2和Li5FeO4,所述負極極片為硅?石墨復合極片,本發明在正極將LNO及LFO兩種補鋰添加劑進行摻混來既保證補鋰量又滿足工藝生產需求,在負極使用硅?石墨復合極片,提升負極極片的結構穩定性及導電性,進而提升電芯的快充和循環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鋰離子電池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目前在對補鋰工藝的研究中,大部分都是在負極上進行補鋰,一般直接采用鋰金屬在負極片表面進行物理的補鋰。
采用鋰金屬進行負極補鋰的優勢是鋰金屬比容量高,補鋰用量少,然而,鋰金屬作為一種相當活潑的金屬,所帶來的安全問題不容忽視。除了對環境要求高以外,鋰金屬的負極補鋰工藝繁瑣,成本較高,且補鋰量及補鋰均勻性很難控制,負極邊緣及內部電極顆粒難以得到有效的補鋰,導致電池一致性差,難以實際生產應用。
正極補鋰則可以很好的避免上述問題。通過選擇合適的正極補鋰添加劑,在勻漿時直接將其添加到正極材料中,無需改變現有生產工藝,既不提高成本又可達到均勻的補鋰效果。正極補鋰添加劑是具有一定不可逆脫鋰性質的富鋰化合物。
開發一種補鋰效果好且安全性高的鋰離子電池是十分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鋰離子電池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在正極將LNO及LFO兩種補鋰添加劑進行摻混來既保證補鋰量又滿足工藝生產需求,在負極使用硅-石墨復合極片,提升負極極片的結構穩定性及導電性,進而提升電芯的快充和循環性能。
為達到此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鋰離子電池,所述鋰離子電池包括正極極片和負極極片,所述正極極片包括正極補鋰添加劑,所述正極補鋰添加劑包括LiNiO2(LNO)和Li5FeO4(LFO),所述負極極片為硅-石墨復合極片。
本發明采用正極補鋰添加劑對硅-石墨復合負極進行預鋰,所述正極補鋰添加劑包括LNO和LFO,LNO有較好的加工性能,LFO有較高的容量及補鋰性能。兩種補鋰活性物質摻混既能滿足補鋰需求,又能維持加工性能的穩定。
優選地,所述LiNiO2和Li5FeO4的質量比為(2.5~4):(1.5~2.5),例如:2.5:1.5、3:2:2.2、3.2:2、3.8:1.8或4:2.5等。
優選地,所述硅-石墨復合極片中硅材料的中值粒徑D50為4~10μm,例如:4μm、5μm、6μm、7μm、8μm、9μm或10μm等。
優選地,所述硅-石墨復合極片中石墨顆粒的中值粒徑D50為5~20μm,例如:5μm、8μm、10μm、15μm或20μm等。
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如第一方面所述鋰離子電池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正極活性材料、LiNiO2和Li5FeO4混合得到摻混活性物質粉料,將正極導電劑、正極粘結劑和正極溶劑混合得到導電膠液,將所述摻混活性物質粉料和導電膠液混合得到正極漿料,涂布在正極集流體表面,烘干、輥壓后得到正極極片;
將硅材料和石墨混合得到,摻混負極活性物質粉料,將所述摻混負極活性物質粉料、負極導電劑、負極粘結劑和負極溶劑混合得到負極漿料,涂布在負極集流體表面,烘干、輥壓后得到負極極片;
將正極極片、負極極片、電解液和隔膜組裝后得到所述鋰離子電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遠景動力技術(江蘇)有限公司;遠景睿泰動力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未經遠景動力技術(江蘇)有限公司;遠景睿泰動力技術(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3854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