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自動修復丁基膠內胎的生產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133764.4 | 申請日: | 2021-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615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31 |
| 發明(設計)人: | 郝純濤;張留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順馳橡膠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3/22 | 分類號: | C08L23/22;C08L91/06;C08L83/04;C08K3/22;C08K5/09;C08K3/04;C08K5/16;B29D2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華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何思理 |
| 地址: | 2265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修復 丁基 內胎 生產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自動修復丁基膠內胎的生產工藝,該丁基膠內胎S1:密煉,將原料密煉機中;S2:混煉,將S1得到的密煉聚合物以帶式輸送到狹窄輥距的輥筒間;S3:濾膠;S4:終煉,將S3得到的母煉膠合物再次放入密煉機中,并添加20?30份的碳/氮有機化合物與其進行充分混合和密煉;本發明通過丁基膠內胎生產工藝的終煉工序中添加了碳/氮有機化合物,通過與溴基作用使體系具備離子間相互作用可以使被剪斷的溴化丁基橡膠自愈合,從而使一個完全切割的樣品在應用自愈過程后能夠保持其原有的特性,進而提高了丁基膠內胎的自修復能力,加速了修復速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橡膠產品的制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自動修復丁基膠內胎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丁基橡膠是合成橡膠的一種,由異丁烯和少量異戊二烯合成。制成品不易漏氣,一般用來制造輪胎,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和熱穩定性,最突出的是氣密性和水密性。它對空氣的透過率僅為天然橡膠的1/7,丁苯橡膠的1/5,而對蒸汽的透過率則為天然橡膠的1/200,丁苯橡膠的1/140,因此主要用于制造各種內胎、蒸汽管、水胎、水壩底層以及墊圈等各種橡膠制品。
丁基化是全球內胎發展的趨勢,丁基內胎具有優良的空氣保有性,其空氣保有率為天然膠的十多倍,使用丁基膠內胎可提高外胎的胎冠壽命,降低滾動阻力,丁基內胎的抗撕裂性和耐熱性,耐全天候性及自氧性,抗環境不利性能極佳,同時丁基膠內胎具有良好的氣密性、耐熱性、彈性、耐老化性及較小的永久變形,丁基膠內胎膠體自閉性能較好,具有高氣密性。
而現有的丁基膠內胎,在長期使用時會發生形變和磨損,雖然橡膠存在一定的自修復能力,但這種修復能力有限,一般會借助相關的設備對其形狀進行輔助修復,操作較為繁瑣,因此需要提供一種可自動修復丁基膠內胎的生產工藝。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自動修復丁基膠內胎的生產工藝,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自動修復丁基膠內胎的生產工藝,S1:密煉,將原料:丁基強力橡膠100-120份、硫化樹脂10-20份,石蠟油5-10份放入密煉機中,設置密煉機轉子和機體的溫度為90攝氏度,進行兩段密煉,且在第一段混煉中需對聚合物進行過濾,在第二段密煉中加入氧化鋅3-5份和硬脂酸3-5份與聚合物混合;
S2:混煉,將S1得到的密煉聚合物以帶式輸送到狹窄輥距的輥筒間,將初始輥筒溫度應為35-55攝氏度,加入抗氧化劑、改進劑和20-40份炭黑,等炭黑混入后,再加入硅油,逐漸增加輥距,冷卻輥筒,最后加入硫化劑;
S3:濾膠,將S2中混煉后得到的聚合物放入型號為150冷喂料型濾膠機中進行過濾,將外來雜質、炭黑團塊和未分散的橡膠粒濾除,濾除雜質后的物料應進行充分冷卻;
S4:終煉,將S3得到的母煉膠合物再次放入密煉機中,并添加20-30份的碳/氮有機化合物與其進行充分混合和密煉,密煉時間控制為60-80分鐘,添加碳/氮有機化合物后,可通過與溴基作用使體系具備離子間相互作用可以使被剪斷的溴化丁基橡膠自愈合;
S5:擠出,選用熱喂料螺桿擠出機將終煉后的膠料擠出,擠出時需在喂料輥筒上保持一定的堆積膠,并根據實際生產所需的內胎尺寸調節喂料膠片的尺寸,喂料膠片的溫度應恒定在80-90攝氏度;
S6:上門氣嘴,在擠出線上對冷卻后的膠料上門氣嘴;
S7:接頭,使用接頭機對膠料進行接頭操作;
S8:冷凍成型,在平接處的冠部進行速冷,并將生胎筒機械拉伸定型;
S9:硫化充氣,通入熱空氣或蒸汽對定型后的胎筒進行充氣,并進行胎內加熱,常用的充氣壓力為7-8kg/cm2;
S10:包裝入庫。
優選的,該丁基膠內胎主要原料的配方比例1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順馳橡膠制品有限公司,未經南通順馳橡膠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3376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