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超高獨立承臺面筋整體安裝結構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130827.0 | 申請日: | 2021-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6335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華平;王亮;徐家斌;付恒得;聶向東;黃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7/14 | 分類號: | E02D27/14;E02D15/02;E02D5/7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季辰玲 |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高 獨立 面筋 整體 安裝 結構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超高獨立承臺面筋整體安裝結構及其施工方法,該結構包括:豎向設置的多塊側模,圍合形成澆筑空間,所述側模的上部開設有穿孔;支承組件,包括拉結桿、承壓件、勾連件和錨定條,所述拉結桿可拆卸地穿設于穿孔中,拉結桿的兩端分別伸至穿孔的外部,承壓件可拆卸地連接于拉結桿的一端且壓抵于側模的內側,錨定條固設于側模的外側且設置于拉結桿的另一端的下方,勾連件可拆卸地連接于拉結桿的另一端,勾連件勾設于錨定條;以及承吊件,架設于側模的上方,承吊件通過吊桿連接于面筋結構的中部。本發明解決了傳統的超高承臺的面筋安裝施工需設置鋼筋支架,耗費大量的鋼筋,存在施工成本高且施工效率低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超高獨立承臺面筋整體安裝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在建筑工程中,如大型混凝土鋼柱的承臺的鋼筋安裝,鋼筋量多,施工難度大,尤其是超高承臺的面筋的安裝施工,傳統的超高承臺的面筋的安裝施工方法,是在超高承臺的底部鋼筋安裝結束后,設置穩定的鋼筋支架(后續埋設于超高承臺的混凝土中,鋼筋支架損耗的鋼筋量大),接著把超高承臺的支撐面筋逐根放置于鋼筋支架上,后展開其他面筋的施工,施工流程繁雜,鋼筋損耗大,不便于獨立承臺的快速施工,增加了施工周期。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缺陷,現提供一種超高獨立承臺面筋整體安裝結構及其施工方法,以解決傳統的超高承臺的面筋安裝施工需設置鋼筋支架,耗費大量的鋼筋,存在施工成本高且施工效率低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提供一種超高獨立承臺面筋整體安裝結構,包括:
豎向設置的多塊側模,多塊所述側模圍合形成用于澆筑超高承臺的澆筑空間,所述側模的上部開設有穿孔;
支承組件,包括拉結桿、用于支撐于所述超高承臺的面筋結構的側部的承壓件、勾連件和錨定條,所述拉結桿可拆卸地穿設于所述穿孔中,所述拉結桿的兩端分別伸至所述穿孔的外部,所述承壓件可拆卸地連接于所述拉結桿的一端且壓抵于所述側模的內側,所述錨定條固設于所述側模的外側且設置于所述拉結桿的另一端的下方,所述勾連件可拆卸地連接于所述拉結桿的另一端,所述勾連件勾設于所述錨定條;以及
承吊件,架設于所述側模的上方,所述承吊件通過吊桿連接于所述面筋結構的中部。
進一步的,所述面筋結構的側部連接有多根連接筋,多根所述連接筋沿所述面筋結構的周向方向間隔設置,所述承壓件的上部形成有限位通槽,所述連接筋嵌設于所述限位通槽中。
進一步的,所述承壓件的厚度自所述承壓件的遠離所述側模的一端向所述承壓件的靠近所述側模的一端逐漸增大。
進一步的,所述承壓件開設有對準于所述穿孔的一端的螺紋孔,所述拉結桿設有外螺紋,所述拉結桿的端部螺合于所述螺紋孔中。
進一步的,所述勾連件的上部開設有對準于所述穿孔的另一端的貫孔,所述拉結桿的另一端穿設于所述貫孔中,所述拉結桿的另一端連接有壓抵翼緣板,所述壓抵翼緣板壓抵于所述勾連件的遠離所述側模的一側。
進一步的,所述勾連件的下部形成有彎鉤部,所述彎鉤部勾設于所述錨定條的下部。
本發明提供一種超高獨立承臺面筋整體安裝結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于超高承臺的底部模板的上部安裝多塊側模,所述側模豎向設置,使得多塊所述側模圍合形成用于澆筑所述超高承臺的澆筑空間;
于多塊所述側模的上部安裝支承組件,使得多個支承組件沿所述澆筑空間的周向方向間隔設置一圈、所述支承組件的承壓件的頂部至所述側模的頂部的距離適配于所述超高承臺的保護層的厚度;
吊裝面筋結構,使得多個支承組件支撐于所述面筋結構的側部;
于所述側模的上方架設承吊件,使得所述承吊件設置于所述面筋結構的中部的上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308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藍色電致發光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應用
- 下一篇:控制棒組件移動體的換料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