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森林開發利用的幼苗施肥培土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130715.5 | 申請日: | 2021-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538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07 |
| 發明(設計)人: | 劉波;徐永青;王衛國;朱小梅;黃莎;陳炎根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市臨安區農業農村局 |
| 主分類號: | A01C13/00 | 分類號: | A01C13/00 |
| 代理公司: | 安化縣梅山專利事務所 43005 | 代理人: | 潘訪華 |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森林 開發利用 幼苗 施肥 培土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綠植養護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森林開發利用的幼苗施肥培土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部固定連接有π字板,所述殼體外壁一側設有培土裝置,所述培土裝置遠離殼體一側設有壓實裝置;所述培土裝置包括兩個與殼體轉動連接的第一板。通過轉動培土裝置內的第一把手、第二把手和六角柱,以及調節第二板和第一板之間的夾角,使得此裝置可以適用于兩個培土堆之間距離不同和培土堆斜面角度不同的情況,提高了此裝置的適用性,此裝置在兩個培土堆之間移動前進時,松散干燥的泥土會被殼體分到兩邊,經過第一板、第二板和L形板,被移動到培土堆的斜面上,快速完成鏟土到培土堆上的工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綠植養護技術領域,具體說是一種森林開發利用的幼苗施肥培土裝置。
背景技術
幼苗培土通常是在幼苗生長階段,期初幼苗周圍的泥土會被人工用鋤頭弄松散,之后可以灑入營養物質,然后人工用鏟子將株間或畦間的土壤覆蓋作物根部四周,然后用鏟子將培土堆的斜面拍一拍,以防止作物倒伏,并促進根部的發育和便利排水灌溉,一般幼苗栽培時通常是在一列列呈等腰梯形的土壤層內進行種植,方便澆灌等。
目前,市面上在對幼苗進行培土時,需要人工用鏟子將兩個梯形培土堆之間松散泥土鏟到培土堆斜面上去,然后再用鏟子拍實,勞動強度較大,同時培土效率低下,因此亟需一種可以替代人工對等腰梯形的土壤層上的幼苗進行培土步驟的裝置。
在所述背景技術部分公開的上述信息僅用于加強對本公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構成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現有技術的信息。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森林開發利用的幼苗施肥培土裝置。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森林開發利用的幼苗施肥培土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部固定連接有π字板,所述殼體外壁一側設有培土裝置,所述培土裝置遠離殼體一側設有壓實裝置;
所述培土裝置包括兩個與殼體轉動連接的第一板,所述第一板遠離殼體一側開有第一螺紋孔,所述第一板遠離殼體一側開有盲孔,所述盲孔內部轉動連接有第一柱,所述第一柱遠離第一板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板,所述第二板靠近第一板一側固定連接有扇葉板,所述扇葉板與第一板貼合,所述扇葉板內部貫穿有多個呈環形陣列分布的第一孔,所述第一孔內部滑動連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與第一螺紋孔螺紋連接,所述第二板頂部遠離扇葉板一側轉動連接有L形板,所述第一板靠近π字板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定位片,所述第一定位片頂部轉動連接有第一連接塊,所述第一連接塊遠離第一板一側轉動連接有第一螺紋柱,所述第一螺紋柱遠離第一連接塊一端貫穿π字板并與π字板螺紋連接,所述第一螺紋柱貫穿π字板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二板頂部轉動連接有第二定位片,所述L形板頂部轉動連接有第三定位片,所述第三定位片內部貫穿并轉動連接有第二螺紋柱,所述第二螺紋柱遠離第二定位片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螺紋柱與第二定位片螺紋連接。
具體的說,所述壓實裝置包括π字板底部固定連接的第一定位板,所述π字板遠離殼體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遠離第一定位板一側固定連接有兩個對稱分布的限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內部貫穿并轉動連接有第一傳動軸,所述第一傳動軸靠近限位板一端固定連接有凸輪,所述凸輪外部滾動連接有矩形空心板,所述矩形空心板兩側均固定連接有矩形空心管,所述矩形空心管遠離矩形空心管一端貫穿限位板并與限位板滑動連接。
具體的說,所述壓實裝置還包括與矩形空心管內部滑動連接的矩形桿,所述矩形桿遠離矩形空心管一端固定連接有三叉桿,所述三叉桿遠離矩形桿一端固定連接有U形桿,所述矩形桿和矩形空心管內部貫穿有圓孔,所述圓孔內部滑動連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底端螺紋連接有螺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市臨安區農業農村局,未經杭州市臨安區農業農村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3071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