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拱壩體形設計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128519.4 | 申請日: | 2021-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6163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敬;祝海霞;劉小強;賀春暉;賴長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3 | 分類號: | G06F30/13;G06F30/20;E02B7/12;G06F111/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蔣勇 |
| 地址: | 610072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拱壩 體形 設計 方法 | ||
1.一種拱壩體形設計的方法,所述拱壩的拱圈軸線線型為拋物線,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確定拱壩中心線位置,建立拱壩體形設計的坐標系;
b、沿壩高方向,將拱壩的拱圈從下到上分成若干個依次連接的分拱圈,最大高程的分拱圈為頂拱圈,最小高程的分拱圈為底拱圈;
c、對選定的拱壩建基面,確定所有分拱圈所對應的左岸拱端中心坐標和右岸拱端中心坐標;
d、選擇體形設計的控制高程分拱圈,控制高程分拱圈為底拱圈、頂拱圈和任意其他2個分拱圈;
e、擬定步驟d中的4個控制高程分拱圈所對應的拱冠梁厚度TCi、左拱端厚度TLi、右拱端厚度TRi、拱冠處拱圈軸線到坐標原點的距離Li為設計參數;
f、根據步驟e擬定的4個控制高程分拱圈的設計參數,分別將對應的拱冠梁厚度TCi、左拱端厚度TLi、右拱端厚度TRi、拱冠處拱圈軸線到坐標原點的距離Li擬合為3次曲線方程,得出3次曲線方程的待定系數;
g、根據確定的3次曲線方程,計算出其他各高程分拱圈所對應的拱冠梁厚度TCi、左拱端厚度TLi、右拱端厚度TRi、拱冠處拱圈軸線到坐標原點的距離Li;
h、根據各高程分拱圈拱冠處拱圈軸線到坐標原點的距離Li和步驟c中確定的左岸拱端中心坐標和右岸拱端中心坐標,計算出各高程分拱圈的曲率半徑和中心角;
其中,i為某一高程分拱圈所對應的數值,沿壩高方向,從上到下各個分拱圈所對應的數值依次增大,頂拱圈所對應的數值為1,i取正整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拱壩體形設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a中,以確定的拱壩中心線為Y軸,Y軸的正向為上游方向,以橫河向為X軸,X軸的正向指向右岸,X軸的負向指向左岸,以鉛直向為Z軸。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拱壩體形設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c中,左岸拱端中心坐標為(XLi,YLi,Zi),右岸拱端中心坐標表示為(XRi,YRi,Zi)。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拱壩體形設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f中:
拱冠梁厚度擬合的3次曲線方程為:TCi=b0+b1(Hi/H)+b2(Hi/H)2+b3(Hi/H)3;
左拱端厚度擬合的3次曲線方程為:TLi=c0+c1(Hi/H)+c2(Hi/H)2+c3(Hi/H)3;
右拱端厚度擬合的3次曲線方程為:TRi=d0+d1(Hi/H)+d2(Hi/H)2+d3 Hi/H)3;
拱冠處拱圈軸線到坐標原點的距離擬合的3次曲線方程為:Li=a0+a1(Hi/H)+a2(Hi/H)2+a3(Hi/H)3;
其中,a0,a1,a2,a3;b0,b1,b2,b3;c0,c1,c2,c3;d0,d1,d2,d3為待定系數,H為最大壩高,Hi為某一分拱圈所對應的相對壩高。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拱壩體形設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h中:以拱壩中心線為界線,將各個高程分拱圈分為左、右兩部分,與左岸壩基相連接的為左分拱圈,與右岸壩基相連接為右分拱圈,則某一高程左分拱圈的曲率半徑為RLi:RLi=|XLi2/(2(YLi-Li))|,某一高程右分拱圈的曲率半徑為RRi:RRi=|XRi2/(2(YRi-Li))|;
某一高程左分拱圈的中心角為φLi:φLi=|arctan(XLi/RLi),某一高程右分拱圈的中心角為φRi=|arctan(XRi/RRi)|。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2851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