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物流隱私保護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126297.2 | 申請日: | 2021-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9113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寶生;羅振豪;邢倩倩;解煒;唐勇;伍林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21/60 | 分類號: | G06F21/60;G06F21/62;G06Q10/08 |
| 代理公司: | 湖南思博達律師事務所 43230 | 代理人: | 蘇芳 |
| 地址: | 410073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物流 隱私 保護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物流隱私保護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寄件公司根據快遞物品隱私信息及寄件公司信息加密生成QR隱碼;S2.寄件公司將貼有所述QR隱碼標簽的快遞物品交付給快遞公司,并提供快遞物品公開信息;S3.快遞公司根據快遞物品公開信息將快遞物品配送至收件公司;S4.收件公司根據與寄件公司預先約定信息,解析QR隱碼以獲取快遞物品隱私信息;其中,快遞物品公開信息包括:寄件公司對外聯系電話、寄件公司對外公開地址和收件公司對外聯系電話和收件公司對外公開地址。該方法有效地防止了因惡意快遞員/快遞公司內部自身行為,或被黑客滲透造成快遞信息的泄露導致的隱私泄露行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物流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物流隱私保護方法。
背景技術
在電子商務的促進下,物流行業與“互聯網+”結合實現了較快發展已成為了生活消費的重要組成之一。物流快遞與人們生活越來越密切,提供了更多便捷。然而物流快遞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隱私泄露的風險,尤其是對自身保密屬性要求較高的企業組織單位。
現在有的物流快遞的環節中,存在大量對個人用戶和企業用戶隱私造成危害的威脅。
如圖1所示,組織A成員用戶1的郵寄/簽收快遞時,
(1)用戶在簽收快遞后,未將包裹上訂單信息妥善處理,可能會導致個人,或者企業隱私泄露。
(2)寄件方在填寫快遞訂單時填了非必要的隱私信息,可能會泄露個人和企業隱私。(例如:寄:A省A市高精尖技術研究所技術研發部密碼教研室,X科長,聯系電話:123456789;收件方:B省B市高精尖工程研究院電子工程部精密儀器教研室,收件人:Y參謀,聯系電話:987654321)。
(3)快遞員在運輸快遞時由于疏忽,快遞信息被他人惡意竊取。
(4)惡意快遞人員利用職務之便故意泄露快遞信息。
(5)快遞服務公司因自身缺陷或被黑客滲透造成快遞信息的泄露。
(6)快遞公司本身存在隱私泄露行為。
現有技術中所采用的“隱址件”:“隱址件”服務過程中,無論是寄件人還是收件人,都無法看到對方的地址和個人消息,在運轉過程中,只有快遞員用巴槍掃描條碼,才能獲知雙方信息,一定程度上提升安全性和保護隱私。這種方案的缺陷是:收件/寄件人的聯系電話等數據保存在快遞服務方/快遞公司,這個無法防止因惡意快遞員/快遞公司內部惡意行為、黑客滲透快遞公司造成的用戶隱私泄露的問題。對于對自身隱私保護要求較高的企業組織(例如涉密研究所、部隊、政府)并不希望自身隱私保存在第三方快遞公司處。
因此,提供一種寄件公司將快遞物品投送到收件公司過程中,能有效避免隱私信息在上述投送過程中泄露的物流隱私信息保護方法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物流隱私保護方法,該方法邏輯清晰,操作簡單,是將快遞物品上的隱私信息等數據保存在用戶方而不是快遞服務方/快遞公司,有效地防止了因惡意快遞員/快遞公司內部自身行為,或被黑客滲透造成快遞信息的泄露導致的隱私泄露行為。
基于以上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物流隱私保護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 .寄件公司根據快遞物品隱私信息及寄件公司信息加密生成QR隱碼;
S2 .寄件公司將貼有QR隱碼標簽的快遞物品交付給快遞公司,并提供快遞物品公開信息;
S3 .快遞公司根據快遞物品公開信息將快遞物品配送至收件公司;
S4 .收件公司根據與寄件公司預先約定信息,解析QR隱碼以獲取快遞物品隱私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2629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網絡流量檢索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一種船舶附件表面處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