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差分饋電交叉極化高增益天線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125830.3 | 申請日: | 2021-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256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30 |
| 發明(設計)人: | 安博瑩;陳佳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特微智能通訊(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50 | 分類號: | H01Q1/50;H01Q1/38;H01Q19/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創為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王建成;彭南彪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橫***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種差 饋電 交叉 極化 增益 天線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差分饋電交叉極化高增益天線,包括輻射面、反射面及設于輻射面與反射面之間的饋電網絡,所述饋電網絡設置為一組或正交的兩組;所述饋電網絡包括一分二差分功分器,所述差分功分器包括兩個分支,且兩個分支分別包括兩個雙帶線,兩組雙帶線沿水平方向對稱設置,且兩組雙帶線末端分別設有一與所述輻射面耦合連接的饋電探針,兩所述饋電探針分別連接兩組雙帶線的正反兩面,且兩所述饋電探針的相位相差180度,所述輻射面設置為一軸對稱面,兩所述饋電探針對稱設于所述輻射面兩側。本發明技術方案實現了天線的高增益、超寬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天線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差分饋電交叉極化高增益天線。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5G互聯網、車聯網的發展,無論是陣列天線還是mimo天線,都要朝著小型化、超寬帶的趨勢發展,交叉極化天線利用了空間復用,很大程度上節省了空間;而超寬帶技術不僅要求天線的輻射面超寬帶,饋電網絡也要支持超寬帶。差分饋電的天線可以提高天線增益,在陣列天線中應用廣泛,而傳統的差分饋電網路帶寬窄,從而影響了整個天線的帶寬。因此,現有技術存在缺陷,需要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差分饋電交叉極化高增益天線,旨在實現天線的高增益、窄波束、超寬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差分饋電交叉極化高增益天線,包括輻射面、反射面及設于輻射面與反射面之間的饋電網絡,所述饋電網絡設置為一組或正交的兩組;所述饋電網絡包括一分二差分功分器,所述差分功分器包括兩個分支,且兩個分支分別包括兩個雙帶線,兩組雙帶線沿水平方向對稱設置,且兩組雙帶線末端分別設有一與所述輻射面耦合連接的饋電探針,兩所述饋電探針分別連接兩組雙帶線的正反兩面,且兩所述饋電探針的相位相差180度,所述輻射面設置為一軸對稱面,兩所述饋電探針對稱設于所述輻射面兩側。
優選地,所述輻射面設置為矩形或圓形或八邊形貼片。
優選地,所述輻射面設置為矩形貼片,兩所述饋電探針分別設于所述矩形貼片的兩對角或兩對稱邊的中心。
優選地,所述饋電網絡設置為兩組,且兩組饋電網絡沿水平方向垂直正交排布。
優選地,兩所述饋電探針設置為用于在輻射面進行對角耦合饋電的饋電探針。
優選地,諧振頻率3.7-3.9GHz時天線的E面和H面3dB波束寬度為48度。
優選地,諧振頻率3.7-3.9GHz時天線的兩個端口隔離度低于-22dB。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饋電網絡采用兩個耦合饋電探針,在輻射面的對角或對別中心分別進行耦合饋電,比直饋帶寬更寬,同時,采用一分二差分功分器,兩端分別安裝一雙帶線,采用雙帶線結構,雙帶線的雙導體上的相位本身相差180度,從輻射面的對角分別饋給天線兩個能量大小相等、相位相差180的電磁波,結合輻射面采用對角饋電,相位也相差180度,整體相差360度的整數倍,激勵電流同向疊加,提高增益。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天線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組饋電網絡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兩組饋電網絡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天線SWR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天線E面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天線H面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特微智能通訊(深圳)有限公司,未經安特微智能通訊(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2583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