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池的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123764.6 | 申請日: | 2021-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7168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31 |
| 發明(設計)人: | 張靜;蔡家榕;文藝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04 | 分類號: | H01M10/04;H01M50/627;H01M50/28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651 | 代理人: | 辛鴻飛 |
| 地址: | 523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 制造 方法 | ||
1.一種電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在電路板的第一表面設置粘接層和補強板,所述粘接層將所述補強板固定于所述電路板的第一表面,所述補強板朝向所述電路板的一側設置有允許溶劑流通的通道,所述通道與所述粘接層連接;
S2、將電子元器件貼附于所述電路板;
S3、向所述通道內注入所述溶劑,所述溶劑溶解所述粘接層或者降低所述粘接層的粘接力,所述補強板以及至少部分所述粘接層與所述電路板分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還包括注入口和排出口,由所述注入口注入的所述溶劑朝向所述排出口流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沿所述電路板的長度方向延伸設置,所述通道的注入口和排出口分別設置于所述電路板沿長度方向的相對兩端,或者均設置于所述電路板的同一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補強板設置有至少兩條所述通道,且至少兩條所述通道之間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的延伸方向為直線、曲線及折線中的至少一種。
6.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連通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部分連通,所述第二部分的另一端與所述補強板的邊緣相對設置、或者在所述補強板的邊緣暴露并作為所述通道的一排出口。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延伸方向與所述第二部分的延伸方向之間的夾角為α,且0<α≤160°。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注入所述溶劑之前,所述粘接層的粘附力大于或等于1600gf/in2,在與所述溶劑接觸后,所述粘接層的粘附力小于或等于100gf/in2。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設置有與所述粘接層連接的開口,沿所述電路板的寬度方向,所述開口的寬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通道的最大寬度。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溶劑包括:乙醇、異丙醇、乙醚、甲苯、二甲苯、戊烷、己烷、辛烷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粘接層的材料包括羧甲基纖維素、丁苯橡膠、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氟化橡膠、聚氨酯、聚丙烯醇、聚丙烯酸鈉、聚醚酰胺亞或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種。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層的厚度為D,且0mm<D≤10mm。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驟之后、S3步驟之前,所述方法包括:S21、將所述電路板電連接于所述電芯。
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驟之后,所述方法包括:S4、在所述電芯的設有所述電路板的端部形成注塑體,所述電路板的一端設于所述注塑體內、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注塑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東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2376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氮氧傳感器
- 下一篇:一種含低不飽和度橡膠的廢舊膠粉回收再利用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