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消除船舶正面水阻力及消浪航行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116662.1 | 申請日: | 2021-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531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07 |
| 發明(設計)人: | 方國正 | 申請(專利權)人: | 方國正 |
| 主分類號: | B63B1/40 | 分類號: | B63B1/40;B63H5/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5506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消除 船舶 正面 阻力 航行 裝置 | ||
1.一種消除船舶正面水阻力及消浪航行法及裝置,它是依照吸去船前阻力水向后排出變成動力水的原理設計的,其特征為:在船頭下部安裝一個后方無板的方形鏟斗1樣裝置,鏟斗1的兩側板是長方形,側板的高度為:上至吃水線稍高,下至比船底低一個前置螺旋槳2的位置,側板的前后長度為:前至超過船頭觸水部位及至若干米,后至船前部側身平直處,鏟斗的底板為長方形,鏟斗的寬度為剛好套上船體,或由船體的寬度加上后面講的兩個側置工字槽6的高度,前后長為:前與側板平齊,在鏟斗伸向最前端時,后至前置螺旋槳2位置后幾米,螺旋槳2固定位置在船前端平底、寬船體后的幾米內,橫向安裝一排若干個螺旋槳2,水就由此螺旋槳2把鏟斗1內的船前水不斷沿平船底直線向后排出,在船頭下面設有固定立體支撐架8,支撐架8的著力根基在船頭底板,支撐架8上連船頭底板,下達鏟斗底部,左右到達鏟斗兩側,支撐架8的每個支撐柱的無連接端頭都安裝有分兩邊的四個轉輪7,鏟斗的內壁對應支撐柱安裝有連接鏟斗內壁、前后向的直線通長的工字槽6導軌,轉輪7卡在工字槽6內,一邊兩個,上下排列:上輪拉住工字槽6上邊,下輪頂住工字槽6下邊,工字槽6與支撐架8共同形成前后滾動相連,形成牢固整體,既能頂住外水對鏟斗向內的壓力,又能拉住船舶剎車時內水向外的壓力,鏟斗的上沿設置齒輪道及滾輪掛槽,掛上設置在船兩側的向前伸出的剛性強度很大的鏟斗懸掛工字槽9,滾輪卡在工字槽9內,保證鏟斗不上不下,齒輪道上方船壁設有推拉動力齒輪10,齒輪10位置定于:鏟斗后置極限時,齒輪10在鏟斗1最前端,鏟斗前置極限時,齒輪10在鏟斗1最后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船舶正面水阻力及消浪法及裝置,其特征為:如果鏟斗1剛性夠強,航行時能抵抗水的壓力不變形,可以不用鏟斗1內部支撐架8。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船舶正面水阻力及消浪法及裝置,它是為低、中速船設計的,其特征為:鏟斗是可以前后移動的,即是可前后伸縮的,鏟斗1的寬度為船體寬度加上兩個側置工字槽6的高度。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船舶正面水阻力及消浪法及裝置,它是為中、高速船設計的,其特征為:鏟斗是固定安裝的,不可移動,鏟斗與船體同寬即可,鏟斗1底部、側部也不用工字槽6,鏟斗內的支撐架8直接與鏟斗側板、底板連接成一個整體支撐架8,或者由平板交叉連接成許多個方形管道,上與船頭底板連成整體吸口。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船舶正面水阻力及消浪法及裝置,其特征為:可在船體兩側安裝船側擋水板3,擋板3緊貼船體兩側,與水面垂直,與前面鏟斗1外側板成直線套接,兩側擋板3平行。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船舶正面水阻力及消浪法及裝置,其特征為:只要符合以上所述的鏟斗功能作用的鏟斗1,它的長、寬、高尺寸,它的形狀是不限定的,它的前螺旋槳2位置也是根據需要可以前后變動的。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消除船舶正面水阻力及消浪法及裝置,其特征為:鏟斗1的側板上沿可與船頭底板連接,形成整體的一體化吸口。
8.如權利要求 7所述的消除船舶正面水阻力及消浪法及裝置,其特征為:吸口可設于水面以下。
9.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消除船舶正面水阻力及消浪法及裝置,其特征為:鏟斗1也可設計成前伸的圓柱形、方柱形吸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方國正,未經方國正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1666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