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煤礦鉆機用剪式膠囊液壓密封通水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114837.5 | 申請日: | 2021-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2284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0 |
| 發明(設計)人: | 閆保永;薛贊;雷豐勵;王杰;陽廷軍;陳澤平;郝少楠;孟祥輝;朱利民;楊林;劉思聰;王國震;曹柳;張先韜;郭向勇;趙勝天;楊燕鴿;李淑健;張銘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21/00 | 分類號: | E21B21/00;E21B21/14;E21B21/16;E21B1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楊柳岸 |
| 地址: | 400039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煤礦 鉆機 用剪式 膠囊 液壓 密封 通水 | ||
本發明屬于機械設計領域,涉及一種煤礦鉆機用剪式膠囊液壓密封通水器包括與水辮連接的膠囊密封裝置,以及與該膠囊密封裝置連接的夾緊裝置;鉆桿貫穿于水辮、膠囊密封裝置以及夾緊裝置內,夾緊裝置包括通過緊固件與膠囊密封裝置固定連接的夾緊座,以及配合設置在夾緊座內的剪刀式夾緊機構與活塞。本發明利用剪刀式夾緊機構和柔性膠套對鉆桿和水辮腔進行夾緊密封,每次添加鉆桿無需反復拆卸水辮,從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消除安全隱患。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械設計領域,涉及一種煤礦鉆機用剪式膠囊液壓密封通水器。
背景技術
水辮是煤礦鉆機的主要零件,用于鉆進過程中向孔內輸送具有一定壓力的水或空氣,從而實現鉆孔排渣和鉆具冷卻?,F有的通水方式是將水辮接頭固定在鉆桿的末端,每次添加鉆桿前必須拆下水辮,添加完成后又要裝回水辮,此過程基本上都是人工通過管鉗等拆卸工具完成,其工作效率低,安全隱患大。目前拆裝水辮主要是利用動力頭旋轉鉆桿,使鉆桿與水辮產生相對反向的旋轉,從而旋緊或者松開螺紋,無法解決添加鉆桿需反復拆卸水辮接頭的情況。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煤礦鉆機用剪式膠囊液壓密封通水器,通過夾緊裝置和膠囊密封裝置將鉆桿與水辮旋轉密封,解決每次添加鉆桿需反復拆卸水辮,從而引起的工作效率低、安全隱患大等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煤礦鉆機用剪式膠囊液壓密封通水器,包括與水辮連接的膠囊密封裝置,以及與該膠囊密封裝置連接的夾緊裝置;
鉆桿貫穿于水辮、膠囊密封裝置以及夾緊裝置內,夾緊裝置包括通過緊固件與膠囊密封裝置固定連接的夾緊座,以及配合設置在夾緊座內的剪刀式夾緊機構與活塞。
可選的,夾緊座的側壁上在活塞朝向水辮一側外還開設有驅動活塞用的壓力流體孔。
可選的,剪刀式夾緊機構包括固定在夾緊座內的夾緊固定板,作用于鉆桿的夾緊卡瓦,以及設置在夾緊固定板與夾緊卡瓦之間的第一夾緊連接板與第二夾緊連接板;第一夾緊連接板與第二夾緊連接板交叉設置,其交點處設置有夾緊軸。
可選的,夾緊固定板上開設有第一條形孔,第一夾緊連接板的一端設置在第一條形孔內并與活塞連接,另一端與夾緊卡瓦鉸接;夾緊卡瓦上開設有與第一條形孔同側設置的第二條形孔,第二夾緊連接板的一端設置在第二條形孔內,另一端與夾緊卡瓦鉸接。
可選的,夾緊裝置上還設置有回彈裝置,該回彈裝置包括但不限于卡瓦之間通過碟簧連接、卡瓦與夾緊座通過碟簧連接、活塞與夾緊固定板之間通過碟簧連接、在夾緊座上開設回彈壓力流體口與活塞配合回彈。
可選的,夾緊座在遠離膠囊密封裝置的一端上通過螺釘固定安裝有端蓋,端蓋與夾緊座之間形成有剪刀式夾緊機構沿徑向通過的通道,活塞與剪刀式夾緊機構垂直布置。
可選的,水辮包括水辮內轉軸以及設置在該水辮內轉軸外的水辮殼體,水辮內轉軸與膠囊密封裝置固定連接。
可選的,膠囊密封裝置包括膠套安裝座以及設置在膠套安裝座內的膠套體,膠套安裝座通過緊固件分別與水辮、夾緊裝置固定。
可選的,膠套安裝座上開設有連通膠套體用的壓力流體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一種煤礦鉆機用剪式膠囊液壓密封通水器,利用剪刀式夾緊機構和柔性膠套對鉆桿和水辮腔進行夾緊密封,每次添加鉆桿無需反復拆卸水辮,從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消除安全隱患。
本發明的其他優點、目標和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進行闡述,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基于對下文的考察研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或者可以從本發明的實踐中得到教導。本發明的目標和其他優點可以通過下面的說明書來實現和獲得。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優選的詳細描述,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1483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