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學系統、鏡頭模組和電子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110374.5 | 申請日: | 2021-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98556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05 |
| 發明(設計)人: | 黨緒文;劉彬彬;李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晶超光學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3/00 | 分類號: | G02B13/00;G02B13/18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強 |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學系統 鏡頭 模組 電子設備 | ||
1.一種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沿著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次包含:
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鏡的像側面于近光軸處為凹面;
第二透鏡,具有屈折力;
第三透鏡,具有屈折力;
第四透鏡,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鏡的像側面于近圓周處為凹面;
第五透鏡,具有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鏡的物側面于近光軸處為凸面,所述第五透鏡的像側面于近圓周處為凸面,具有屈折力的透鏡為五片;
所述光學系統滿足關系式:1.8<Fno*TTL/IMGH<2.4;1.0<SD52/IMGH/BF<1.2;1.0<f2/R21<180;
其中,TTL為所述第一透鏡的物側面至成像面于光軸上的距離,IMGH為所述光學系統最大有效成像圓的半徑,Fno為所述光學系統的光圈數,SD52為所述第五透鏡的像側面的最大有效口徑的一半,BF為所述第五透鏡的像側面到成像面沿光軸方向的最小距離,f2為所述第二透鏡的有效焦距,R21為所述第二透鏡的物側面于光軸處的曲率半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系統滿足關系式:
1.0<f/EPD<1.4;
其中,f為所述光學系統的有效焦距,EPD為所述光學系統的入瞳直徑。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系統滿足關系式:
0.2<(CT1+CT2+CT3)/TTL<0.35;
其中,CT1為所述第一透鏡于光軸上的厚度,CT2為所述第二透鏡于光軸上的厚度,CT3為所述第三透鏡于光軸上的厚度。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系統滿足關系式:
0.3<|(SAG41+SAG51)/CT4|<0.8;
其中,SAG41為所述第四透鏡的物側面最大有效口徑處的矢高,SAG51為所述第五透鏡的物側面最大有效口徑處的矢高,CT4為所述第四透鏡于光軸上的厚度。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系統滿足關系式:
0.9<SD11/SD21<1.1;
其中,SD11為所述第一透鏡的物側面的最大有效口徑的一半,SD21為所述第二透鏡的物側面的最大有效口徑的一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系統滿足關系式:
1<f123/f<3;
其中,f123為所述第一透鏡、所述第二透鏡和所述第三透鏡的組合有效焦距,f為所述光學系統的有效焦距。
7.一種鏡頭模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和感光芯片,所述感光芯片位于所述光學系統的像側。
8.一種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子設備包括殼體和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鏡頭模組,所述鏡頭模組設置在所述殼體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晶超光學有限公司,未經江西晶超光學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1037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造紙廢渣無害化處理系統
- 下一篇:一種圖形物理PHD流行仿真實現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