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缸套鑄造毛坯清掃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107300.6 | 申請日: | 2021-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6418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9 |
| 發明(設計)人: | 朱張興;管秀峰;韓承玉;張青松;陳品品;宋輝;朱世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慶安帝技益精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31/00 | 分類號: | B22D31/00;B08B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謝中用 |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鑄造 毛坯 清掃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缸套生產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缸套鑄造毛坯清掃裝置,包括鋼絲刷、分別頂緊缸套鑄造毛坯兩端且能夠轉動的第一頂針機構和第二頂針機構、帶動第一頂針機構轉動的工件旋轉電機、帶動鋼絲刷轉動的刷掃電機;所述缸套鑄造毛坯的軸線與鋼絲刷的軸線平行,缸套鑄造毛坯的外圓面與鋼絲刷的外圓面頂緊接觸;將缸套鑄造毛坯外圓的粘砂和邊角去除,以便提高后續機加工的精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缸套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缸套鑄造毛坯清掃裝置。
背景技術
缸套是筒狀件,缸套鑲在缸體的缸筒內,與活塞、缸蓋共同組成燃燒室。
缸套是鑄造生產的。現有技術中,會將缸套鑄造毛坯直接用于機械加工,但鑄造毛坯的外圓存在鑄造邊角、粘砂等缺陷,這些缺陷會降低機械加工的精度。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缸套鑄造毛坯清掃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缸套鑄造毛坯清掃裝置,包括缸套鑄造毛坯、鋼絲刷、分別頂緊缸套鑄造毛坯兩端且能夠轉動的第一頂針機構和第二頂針機構、帶動第一頂針機構轉動的工件旋轉電機、帶動鋼絲刷轉動的刷掃電機;所述缸套鑄造毛坯的軸線與鋼絲刷的軸線平行,缸套鑄造毛坯的外圓面與鋼絲刷的外圓面頂緊接觸。
進一步地,包括分別位于缸套鑄造毛坯兩端的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的移動端與第一頂針機構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油缸與第二頂針機構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包括機架、與機架鉸接的支撐座、與支撐座轉動連接且與鋼絲刷固定連接的轉軸、與轉軸遠離鋼絲刷一端固定連接的皮帶輪、繞過刷掃電機的移動端和皮帶輪的皮帶、固設在機架上的刷掃油缸、固設在支撐座上的連接桿;所述刷掃油缸的移動端與連接桿鉸接。
進一步地,包括用于測量刷掃油缸移動端位移的位移傳感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是:
使鋼絲刷的外圓與缸套鑄造毛坯的外圓相接觸,再通過兩者的相對旋轉,將缸套鑄造毛坯外圓的粘砂和邊角去除,以便提高后續機加工的精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正視圖;
圖2為本發明整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作詳細的說明。
如圖1和2所示,一種缸套鑄造毛坯清掃裝置,包括鋼絲刷30、第一頂針機構21、第二頂針機構22、第一油缸23、第二油缸24、工件旋轉電機20、機架10、轉軸31、皮帶輪32、皮帶33、刷掃電機34、刷掃油缸40、連接桿41、支撐座42、位移傳感器50。
機架10是整個外圓刷掃機構的支撐,刷掃電機34、工件旋轉電機20、第一油缸23、第二油缸24均固定安裝在機架10上。
第一頂針機構21和第二頂針機構22能夠圍繞自身軸線旋轉,第一油缸23和第二油缸24均具有固定端以及能夠相對固定端進行直線運動的移動端。第一頂針機構21固定安裝在第一油缸23的移動端上,第二頂針機構22固定安裝在第二油缸24的移動端上。
缸套鑄造毛坯從上個工序來料后,第一頂針機構21和第二頂針機構22在第一油缸23和第二油缸24的帶動下相互靠近,分別頂緊缸套鑄造毛坯的兩個端面。
工件旋轉電機20通過皮帶33或者減速機構帶動第一頂針機構21轉動,進而帶動缸套鑄造毛坯轉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慶安帝技益精機有限公司,未經安慶安帝技益精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10730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