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云平臺的存儲空間整理方法、配置方法及可讀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095767.3 | 申請日: | 2021-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5314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瑞彬;劉建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9/455 | 分類號: | G06F9/455;G06F3/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永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78 | 代理人: | 唐立輝 |
| 地址: | 51063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平臺 存儲空間 整理 方法 配置 可讀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提供一種云平臺的存儲空間整理方法和配置方法,該云平臺的存儲空間整理方法,在比對物理磁盤存儲內容和磁盤鏡像內容后,得到了已經在虛擬磁盤鏡像空間中刪除但依然占用物理磁盤存儲空間的內容,移除這些內容所占用的空間后,真實被占用的云平臺物理磁盤存儲空間變得連續,因而未被占用的云平臺存儲空間也變得連續,因此云平臺在運行一段時間后依然能夠提供連續的存儲空間供虛擬機使用,而無需先統籌零散的存儲空間后再分配給虛擬機,加快云平臺分配存儲空間的速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云計算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云平臺的存儲空間整理方法、配置方法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被控制器執行時能實現云平臺的存儲空間整理和/或配置方法。
背景技術
云計算技術的出現,帶來了全新的IT基礎架構建設、使用和交付模式。云計算通過服務器虛擬化技術得到虛擬機并將其作為業務服務器提供給用戶使用,相比傳統物理機,虛擬機的部署更為方便快捷。并且,云計算通過網絡對物理資源、虛擬資源、業務資源進行統一管理,形成云資源管理平臺(即“云平臺”),云平臺能夠控制多個虛擬機在不同物理機之間遷移,從而提高了對物理機的內存、存儲空間等資源進行調度的靈活性,實現了更細粒度的資源利用。
以云平臺的虛擬機A的存儲空間為例,虛擬機A預先向云平臺請求資源上限值為Rmax的存儲空間,云平臺預先僅記錄而不實際分配存儲空間給虛擬機A。待虛擬機A在運行過程中向云平臺請求存儲空間,云平臺就先確認虛擬機A加上請求的存儲空間后不超出存儲空間上限值Rmax,再依虛擬機A實時提出的存儲空間請求分配相應容量的存儲空間給虛擬機A;若超出則云平臺拒絕為虛擬機A分配存儲空間。目前,大型云平臺通常都有儲備有大量的存儲空間,并且設置了加速分配方法,可以實現存儲空間的快速分配。但對于小型云平臺,在運行較長時間后,往往會出現云平臺為虛擬機分配存儲空間的速度變慢的問題。
發明內容
發明人想到:云平臺剛開始運行的時候,其為虛擬機分配的都是連續的空白存儲空間,這些空間可以直接快速地分配給虛擬機,而在云平臺運行一段時間后,其存儲空間變得零散,特別是在虛擬機的虛擬磁盤鏡像上已經刪除的內容,卻依然以可被覆蓋的方式占用云平臺的物理磁盤存儲空間,這使得云平臺在判斷可分配存儲空間時需要統籌零散的存儲空間,分配速度變慢。
為此,發明人提供了一種云平臺的存儲空間整理方法,使得云平臺在運行一段時間后能夠快速分配存儲空間。
提供一種云平臺的存儲空間整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
讀取步驟,讀取物理機的磁盤存儲內容以及各個虛擬機的磁盤鏡像內容;
比對步驟,把所讀取的磁盤鏡像內容與磁盤存儲內容相比對,判斷比對的這兩者所占用的存儲空間大小是否一致;
整理步驟,若比對步驟中的判斷結果為一致,則把物理機存儲空間中兩個被判斷為一致的空間之間所夾的空間移動到他處,從而使所述的兩個被判斷為一致的空間連續,而被移動的空間與他處的空間連成連續的存儲空間。
優選地,重復地依次執行所述讀取步驟、比對步驟和整理步驟,直到達到結束條件:多次比對步驟累積的判斷結果為一致的空間達到預設程度,就結束整理存儲空間。
優選地,所述多次比對步驟累積的判斷結果為一致的空間達到預設程度是指:多次比對步驟累積的判斷結果為一致的空間大小達到預設值或達到全部虛擬機總大小的預設比例。
優選地,在重復執行的多次整理步驟中,僅把物理機存儲空間中兩個被判斷為一致的空間之間所夾的空間記為標記空間而不移動到他處,直到達到所述的結束條件,把所述標記空間一起移動到他處。
優選地,所述記為標記空間是指:把空間標零。
優選地,在所述整理步驟中,所述的移動到他處具體是移動到物理機存儲空間的末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云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09576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