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腔內電極針組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111069856.0 | 申請日: | 2021-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163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羅中寶;張星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睿刀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8/14 | 分類號: | A61B18/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彭久云;劉曉冰 |
| 地址: | 201318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極 及其 操作方法 | ||
一種腔內電極針組及其操作方法。該腔內電極針組包括第一針部和第二針部,第一針部包括第一殼體以及至少部分容納在第一殼體內的第一針體,第二針部包括第二殼體以及至少部分容納在第二殼體內的第二針體,其中,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可轉動連接,使得第一針部和第二針部在第一狀態(tài)下沿軸線同軸排布,在第二狀態(tài)下并列排布且沿軸線平行排布。該腔內電極針組在不同的操作下可以具有不同的狀態(tài),使操作過程簡單易行。
技術領域
本公開的實施例涉及一種腔內電極針組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術
在超聲等醫(yī)學影像的引導下,電極針可通過體表進行穿刺后到達體內目標器官,通過對電極針施加電壓,由此實現(xiàn)微創(chuàng)手術。在此過程中,電極針的結構會影響到創(chuàng)口的大小,且會影響到操作效果。因此,設計一種患者體驗好且操作方便的電極針是本領域不斷努力的方向。
發(fā)明內容
本公開至少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腔內電極針組,該腔內電極針組包括第一針部和第二針部,第一針部包括第一殼體以及至少部分容納在所述第一殼體內的第一針體,第二針部包括第二殼體以及至少部分容納在所述第二殼體內的第二針體,其中,所述第一殼體與所述第二殼體可轉動連接,使得所述第一針部和所述第二針部在第一狀態(tài)下沿軸線同軸排布,在第二狀態(tài)下并列排布且沿所述軸線平行排布。
例如,本公開至少一實施例提供的腔內電極針組還包括:鉸鏈,包括第一鉸接端和第二鉸接端,其中,所述第一殼體具有第一端部,所述第二殼體具有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鉸接于所述第一鉸接端,所述第二端部鉸接于所述第二鉸接端,以使得所述第一殼體與所述第二殼體可轉動連接。
例如,本公開至少一實施例提供的腔內電極針組中,所述第一針部和所述第二針部在所述第二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殼體與所述第二殼體面對的殼壁相互貼合。
例如,本公開至少一實施例提供的腔內電極針組中,所述第一針體包括第一針尖部以及與所述第一針尖部相對的第一針根部,所述第二針體包括第二針尖部以及與所述第二針尖部相對的第二針根部,所述第一針部和所述第二針部在第一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針體的第一針根部容納在所述第一殼體中,所述第一針體的第一針尖部容納在所述第二殼體中,所述第二針體的第二針根部容納在所述第二殼體中,所述第二針體的第二針尖部容納在所述第一殼體中,且所述第一針尖部和所述第二針尖部的朝向相反;所述第一針部和所述第二針部在第二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針尖部脫離所述第二殼體,所述第二針尖部脫離所述第一殼體,且所述第一針尖部和所述第二針尖部的朝向相同。
例如,本公開至少一實施例提供的腔內電極針組中,所述第一殼體還具有與所述第一端部相對的第三端部,所述第三端部包括第一線纜通孔,以使得所述第一針部和所述第二針部可通過所述第一線纜通孔連接線纜。
例如,本公開至少一實施例提供的腔內電極針組還包括:可導電的第一線纜和可導電的第二線纜,其中,所述第一線纜穿過所述第一線纜通孔與所述第一針體連接,所述第二線纜穿過所述第一線纜通孔與所述第二針體連接。
例如,本公開至少一實施例提供的腔內電極針組中,所述鉸鏈還包括第二線纜通孔,所述第二線纜通孔在所述第一鉸接端到所述第二鉸接端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線纜依次穿過所述第一線纜通孔和所述第二線纜通孔與所述第二針體連接。
例如,本公開至少一實施例提供的腔內電極針組還包括:第一針體絕緣套和第二針體絕緣套,其中,所述第一針體絕緣套包括第一套體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套體上的第一拉手,所述第一套體可滑動地套設在所述第一針體上,并配置為通過所述第一拉手調節(jié)所述第一套體套設在所述第一針體上的位置;所述第二針體絕緣套包括第二套體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二套體上的第二拉手,所述第二套體可滑動地套設在所述第二針體上,并配置為通過所述第二拉手調節(jié)所述第二套體套設在所述第二針體上的位置。
例如,本公開至少一實施例提供的腔內電極針組中,所述第一殼體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殼體上的第一夾持部,所述第二殼體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殼體上的第二夾持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睿刀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睿刀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06985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