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廢菌棒土壤化銅尾礦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065362.5 | 申請日: | 2021-09-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541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31 |
| 發明(設計)人: | 黃建洪;吳佩雨;郎麗君;張庭婷;鄭前興;田森林;趙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24/20 | 分類號: | A01G24/20;A01G24/10;C05G3/80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同聚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53214 | 代理人: | 張玉 |
| 地址: | 650000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廢菌棒 土壤 尾礦 方法 | ||
1.一種利用廢菌棒土壤化銅尾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廢茶樹菇菌棒與銅尾礦共熱解;
步驟二,將所得熱解尾礦與廢銀耳菌棒和腐熟牦牛糞混合均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廢菌棒土壤化銅尾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所述廢茶樹菇菌棒的原組成材料中包括60%~70%的木屑和20%~25%的玉米芯,熱解前去袋并破碎至1~2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廢菌棒土壤化銅尾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銅尾礦含水率為10%~30%,所述廢茶樹菇菌棒加入量為銅尾礦質量的1%~2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廢菌棒土壤化銅尾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熱解的裝置包括攪拌系統、熱解系統和冷凝水系統,所述攪拌系統包括入料口(1)、攪拌軸(2)和攪拌箱(3),所述入料口(1)設置在攪拌箱(3)上方,攪拌軸(2)設置在攪拌箱(3)內;所述攪拌系統通過物料輸送管(4)與熱解系統連接,所述熱解系統包括熱解箱體(5)、加熱層(6)、隔熱層(7)、溫度控制面板(8)、電源開關(9)、煙氣冷凝管(14),所述加熱層(6)設置在熱解箱體(5)內,所述溫度控制面板(8)和電源開關(9)設置在熱解箱體(5)的下部,所述加熱層(6)和溫度控制面板(8)、電源開關(9)之間設置有隔熱層(7);所述冷凝水系統包括套設在煙氣冷凝管(14)外側的冷凝裝置(11)和冷凝水收集箱(13),所述冷凝裝置(11)上設置有冷凝水入口(10)和冷凝水出口(12),所述冷凝水出口(12)連接冷凝水收集箱(13);所述煙氣冷凝管(14)連接木醋液收集箱(1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廢菌棒土壤化銅尾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熱解的溫度為500℃~1000℃,共熱解的時間為10min~60min。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廢菌棒土壤化銅尾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所述的廢銀耳菌棒的原組成材料中包括60%~70%的棉籽殼和20%~25%的麥麩,使用前需去袋后再破碎至1~2c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廢菌棒土壤化銅尾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牦牛糞需要經過堆肥腐熟,具體腐熟步驟為:
S1、材料準備:將干牦牛糞破碎為1~3cm,加入青稞秸稈調節碳氮比;
S2、接種:發酵菌的添加量為牦牛糞和秸稈總質量的0.01%,加水后調節含水率達65%;按長為1m、寬為0.5m堆成拱形堆垛;
S3、腐熟:為保證堆肥階段有適當的溫度和水分,在堆肥中進行覆膜;為保證氧氣充足每隔3d翻堆一次;腐熟分為升溫階段、高溫階段和降溫階段,整個腐熟階段為30d~45d。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廢菌棒土壤化銅尾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的廢銀耳菌棒質量為熱解尾礦的1%~5%;添加的腐熟牦牛糞質量為熱解尾礦的1%~10%。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廢菌棒土壤化銅尾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還混合有步驟一共熱解后產生的木醋液,添加的木醋液質量為熱解尾礦和改良材料總質量的0.05%~0.1%。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廢菌棒土壤化銅尾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廢銀耳菌棒與腐熟牦牛糞加入后與熱解尾礦均勻混合并養護60d,養護過程中使其含水率保持在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065362.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布料處理系統
- 下一篇:一種片上光電集成接收前端芯片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