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真空泵安裝支架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061010.2 | 申請日: | 2021-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8115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周丹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宜賓凱翼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T13/567 | 分類號: | B60T13/567;B60T17/02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蔣兵魁 |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賓市宜賓臨港***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真空泵 安裝 支架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應用于汽車零部件技術領域的汽車真空泵安裝支架,所述的汽車真空泵安裝支架的真空泵輔助支架(2)和真空泵支架本體(3)均套裝在真空泵(1)上并與真空泵(1)固定連接,真空泵輔助支架(2)和真空泵支架本體(3)通過安裝支點(10)連接,真空泵支架本體(3)上設置縱梁側安裝部(11)和縱梁端板側安裝部(12),縱梁側安裝部(11)與前縱梁外板(4)連接,縱梁端板側安裝部(12)與縱梁安裝端板(6)連接,本發明所述的汽車真空泵安裝支架,結構簡單,能夠有效避免真空泵對碰撞安全性能中縱梁變形的影響,確保在前碰中縱梁前端折疊壓潰的變形模式不受真空泵安裝的影響而發生變形,有效提高車輛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零部件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汽車真空泵安裝支架。
背景技術
前碰工況對于C-NCAP(China-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來說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相比側碰工況來說,前碰工況也是乘用車設計的難點所在,在發生碰撞過程中,主要通過前艙有效碰撞空間吸收碰撞能量,對于普通燃油車來說,由于動總占用了大部分前艙空間,并且動總是剛性不可變形的。前艙有效碰撞空間主要是指前保橫梁到發動機前端的縱梁可壓潰空間,以及發動機后端到前擋板的縱梁可折彎變形空間。對于碰撞能量吸收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發動機前端的縱梁可壓潰空間,在這段有效空間中縱梁能否充分壓潰變形對能量吸收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為了確保空間有效利用,縱梁能夠穩定壓潰變形吸收能量,就要求此段區域內縱梁上盡量避免布置影響縱梁變形的支架結構,然而對于乘用車前艙布置工作來說,又無法避免一些洗滌壺、真空泵等安裝支架的布置。為減少此類支架對縱梁變形的影響,需要對支架結構進行優化設計,在保證安裝點剛強度和模態的同時,縱梁能夠穩定理想變形。其中,真空泵支架就是需要優化設計的關鍵支架。
真空泵在工作狀態下會產生噪音和震動,為減小對車內噪聲的影響,通常會將其布置在前艙靠前位置。其中布置在動總前端是常見的情況,該種布置方案會影響到乘員艙前段有效碰撞空間;還有一種較為常見的布置位置就是將其布置在左縱梁前端外側,該處空間相對較大且布置位置遠離乘員艙,可降低真空泵噪聲對乘員艙聲品質的影響。但真空泵在安裝時,由于尺寸原因,安裝支架通常會跨過前縱梁誘導槽,如不對支架結構做優化設計就會導致在前部碰撞過程中縱梁前段設計的折疊壓潰變形模式受到破壞,對碰撞安全性能造成不利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能夠有效避免真空泵對碰撞安全性能中縱梁變形的影響,確保在前碰中縱梁前端折疊壓潰的變形模式不受真空泵安裝的影響而發生變形,有效提高車輛安全性的汽車真空泵安裝支架。
要解決以上所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本發明為一種汽車真空泵安裝支架,所述的汽車真空泵安裝支架包括真空泵輔助支架、真空泵支架本體,真空泵輔助支架和真空泵支架本體均套裝在真空泵上并與真空泵固定連接,真空泵輔助支架和真空泵支架本體通過安裝支點連接,真空泵支架本體上設置縱梁側安裝部和縱梁端板側安裝部,縱梁側安裝部與前縱梁外板連接,縱梁端板側安裝部與縱梁安裝端板連接。
所述的縱梁側安裝部與前縱梁外板的真空泵支架本體縱梁側安裝點通過螺栓連接,縱梁端板側安裝部與縱梁安裝端板的真空泵支架本體縱梁端板側安裝點通過螺栓連接。
所述的汽車真空泵安裝支架的真空泵支架本體上的縱梁側安裝部和縱梁端板側安裝部設置為垂直布置的結構,支架本體包括本體部,支架本體與一側彎折的縱梁側安裝部和另一側彎折的縱梁端板側安裝部為一體式結構。
所述的支架本體的本體部上設置可變形彎折曲面。
所述的支架本體前端設置向下彎折的縱梁端板側安裝部,支架本體后端內側面設置向下彎折的縱梁側安裝部。
所述的真空泵輔助支架前端和真空泵支架本體前端的一個安裝支點通過螺栓連接,真空泵輔助支架后端和真空泵支架本體后端的另一個安裝支點通過另一個螺栓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宜賓凱翼汽車有限公司,未經宜賓凱翼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06101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