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株異源表達組蛋白去乙?;敢种苿〧K228的工程菌株及其構建與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038045.4 | 申請日: | 2021-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9908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瑞娟;宋超逸;張友明;李愛英;王茂芹;王宗杰;宮愷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21 | 分類號: | C12N1/21;C12N15/52;C12N15/74;C12P17/18;C12R1/01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健康 |
| 地址: | 266237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株異源 表達 組蛋白 乙?;?/a> 抑制劑 fk228 工程 菌株 及其 構建 應用 | ||
1.一株異源表達組蛋白去乙?;敢种苿〧K228的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該工程菌株命名為工程菌株E264::R-tdp-dep,其基因型為:Burkholderia thailandensis E264ΔoprABCΔtdpDE5kb,apramycin resistance,tdpR,tdpA,tdpB,tdpC1,tdp-depDE,tdpF,tdpG,tdpH,tdpI and tdpJ,是利用Burkholderia thailandensis E264ΔoprABCΔtdpDE5kb為出發菌株,通過轉座的方法在其基因組上整合了組合生物合成基因簇R-tdp-dep獲得。
2.權利要求1所述異源表達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劑FK228的工程菌株的構建方法,步驟是:
(1)利用ExoCET組裝技術將合成的depD和depE基因三片段PartI、PartII、PartIII與載體pBR322-amp-ccdB片段進行組裝,構建得到質粒pBR322-amp-ccdB-depD-depE;
(2)利用Red/ET同源重組技術,將km-ccdB片段替換質粒p15A-cm-tdp中的tdpDE基因,構建得到質粒p15A-cm-tdp-delDE-km-ccdB;
(3)利用限制性內切酶PacI對步驟(1)構建的質粒pBR322-amp-ccdB-depD-depE進行酶切得到depDE線性片段,利用限制性內切酶BstZ171和BamHI對步驟(2)構建的質粒p15A-cm-tdp-delDE-km-ccdB進行雙酶切釋放載體p15A-cm-tdp-deltdpDE線性片段;然后兩個線性片段在體外通過T4 DNA聚合酶進行處理,然后將其電轉到E.coli GB2005中,得到質粒p15A-cm-tdp-dep;
(4)利用Red/ET同源重組技術,在步驟(3)構建的質粒p15A-cm-tdp-dep上插入km-ccdB用于敲除四環素啟動子,得到質粒p15A-cm-dep-deltetR-km-ccdB;
(5)利用限制性內切酶BstZ171對質粒p15A-cm-dep-deltetR-km-ccdB進行酶切釋放載體p15A-cm-dep-deltetR-km-ccdB線性片段;p15A-cm-dep-deltetR-km-ccdB線性片段與tdpR在體外通過T4 DNA聚合酶進行處理,然后將其電轉到E.coli GB2005中,得到質粒p15A-cm-R-tdp-dep;
(6)在步驟(5)構建的質粒p15A-cm-R-tdp-dep中分別插入轉座元件,構建得到表達質粒p15A-apra-tnpA-R-tdp-dep;
(7)將表達質粒p15A-apra-tnpA-R-tdp-dep電轉至E.coli WM3064中,然后與Burkholderia thailandensis E264ΔoprABCΔtdpDE5kb進行結合轉移,最終將組合生物合成基因簇R-tdp-dep整合到宿主染色體上,得到了能生產FK228的工程菌株,命名為工程菌株E264::R-tdp-dep。
3.權利要求1所述異源表達組蛋白去乙?;敢种苿〧K228的工程菌株在制備FK228中的應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異源表達組蛋白去乙?;敢种苿〧K228的工程菌株發酵制備FK228的方法是:
一級種子培養:保藏的種子E264::R-tdp-dep用接種環挑取一環劃平板于固體LB培養基上,在37±1℃恒溫培養箱中培養12±2h;
二級種子培養:用接種環挑取培養好的一級種子,接入裝液量為50mL液體LB培養基的250mL搖瓶中,在37±1℃、180±20r·min-1條件下培養16±2h;
發酵培養:將二級種子按體積比1%接種量接入裝液量為65mL發酵培養基的250mL搖瓶中,在28±1℃、180±20r·min-1的條件下培養12±2h;加入終濃度重量比4%的XAD-16大孔吸附樹脂懸浮液,28±1℃、180±20r·min-1的條件下繼續培養38±2h,得到含FK228的發酵液;
所述含FK228的發酵液的分離方法是:
將含FK228的發酵液常規離心收集樹脂和菌體,冷凍干燥;用二氯甲烷浸泡產物4±1h,抽濾分離浸提液,重復3±1次,合并浸提液,低壓濃縮干燥獲得粗提物;
用液相初步分離純化:以超純水為流動相A,以色譜純乙腈為流動相B,梯度洗脫條件為0–5min 30%B,5–60min 30–80%B,8mL/min;收集流份,獲得FK228粗品;
HPLC分離純化:以超純水為流動相A,以色譜純乙腈為流動相B,梯度洗脫條件為0–5min5%B,5–60min 5–45%B,3mL/min,收集流份,低壓濃縮干燥,獲得FK228純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大學,未經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03804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