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動需求響應調節的電力儲能控制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036307.3 | 申請日: | 2021-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942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14 |
| 發明(設計)人: | 劉宏偉;劉紅蕾;劉彤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棗莊供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4/00 | 分類號: | H02J4/00;H02J3/28;H02J3/32;H02J1/14 |
| 代理公司: | 淄博匯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95 | 代理人: | 李時云 |
| 地址: | 2770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需求 響應 調節 電力 控制 | ||
本發明提出自動需求響應調節的電力儲能控制系統以及控制方法。所述方法應用于混合微電網系統中,所述混合微電網包括交流微電網和直流微電網,所述交流微電網和所述直流微電網通過儲能控制子系統連接,所述儲能控制子系統根據所述交流微電網和/或所述直流微電網的反饋參數,調節自身的儲能控制參數。所述儲能組合設備包括第一儲能設備和第二儲能設備;所述儲能參數更新組件接收所述交流微電網、所述直流微電網以及所述多個智能負載設備的反饋參數,更新所述儲能控制子系統的儲能控制參數。本發明可以實現混合微電網系統中負載需求的自動響應調節,從而實現混合微電網結構中不同類型微電網的電力儲能自適應控制。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微電網儲能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需求響應調節的電力儲能控制系統、儲能控制方法及實現該方法的計算機程序指令介質。
背景技術
作為風電、光伏等分布式電源(DistributedGeneration,DG)的高級結構形式,微電網可以將多種分布式電源、負荷、儲能有效地組織起來,既可以與外部大電網并網運行,也可以離網孤島運行。正常情況下微網與常規配電網并網運行,稱為聯網模式;當檢測到電網故障或電能質量不滿足要求時,微網將及時與電網斷開而獨立運行,稱為孤島模式。
大量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通過電力電子設備接入微電網,使得電力電子設備輕慣量、欠阻尼問題對電網穩定運行的影響不容忽視。儲能元件在風光互補發電系統組成的微網運行控制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作為微網孤島運行的組網電源,從而維持系統的電壓和頻率穩定。由于以風電和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間歇特性,在微網中配置一定容量的儲能,通過靈活快速調整有功/無功,可以克服微電網抗擾動能力弱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間歇式電源的波動性和不可預測性,實現微網穩定、可靠的離網或并網切換。此外,儲能還可以使微網滿足多樣化的用電需求,降低饋電損耗,或作為不間斷電源等。
申請號CN201910696857.4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提出一種交直流混合微電網混合儲能容量優化配置方法,它包括:建立混合儲能容量雙層優化配置模型;基于集合經驗模態分解的功率分配驗證;混合儲能系統容量的配置。通過濾波階數得到鋰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的功率指令,以鋰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的額定功率和額定容量為優化變量,以系統年綜合成本為目標,綜合考慮儲能壽命和換流器損耗,采用自適應粒子群算法進行優化求解,得到最優系統年綜合成本及對應的鋰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的額定功率和額定容量。該發明解決了交直流混合微電網中由于風力波動和負荷波動導致的連接線路功率波動問題。
然而,發明人在應用中發現,上述現有技術對于混合微電網的儲能控制大多是全局的靜態目標控制,沒有考慮微電網中不同類型微電網的運行特點,也沒有從儲能設備本身的自適應參數控制考慮,使得混合微電網組成的分布式能源系統的儲能控制效果不佳。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自動需求響應調節的電力儲能控制系統以及控制方法。所述方法應用于混合微電網系統中,所述混合微電網包括交流微電網和直流微電網,所述交流微電網和所述直流微電網通過儲能控制子系統連接,所述儲能控制子系統根據所述交流微電網和/或所述直流微電網的反饋參數,調節自身的儲能控制參數。所述儲能組合設備包括第一儲能設備和第二儲能設備;所述儲能參數更新組件接收所述交流微電網、所述直流微電網以及所述多個智能負載設備的反饋參數,更新所述儲能控制子系統的儲能控制參數。本發明可以實現混合微電網系統中負載需求的自動響應調節,從而實現混合微電網結構中不同類型微電網的電力儲能自適應控制。
在結構上,本發明所提出的自動需求響應調節的電力儲能控制方法基于所述電力儲能控制系統實現。
在本發明的第三個方面,還提供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指令;通過包含處理器和存儲器的圖像終端處理設備,執行所述程序指令,用于實現所述方法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驟。所述處理器和存儲器通過總線連接,構成終端設備的內部通信。
本發明的進一步優點將結合說明書附圖在具體實施例部分進一步詳細體現。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棗莊供電公司,未經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棗莊供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03630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