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污染土壤綜合利用制燒結磚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034183.5 | 申請日: | 2021-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1693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25 |
| 發明(設計)人: | 蔣毅;馬克委;孫磊;何燕蘭;閆偉新;王云凱;王勝利;曹兆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中科振豐環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33/132 | 分類號: | C04B33/132;C04B33/04;B09B5/00;B09B3/00;B09B3/35;B09B3/40;B09B3/38;B09B101/9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1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污染 土壤 綜合利用 燒結 裝置 方法 | ||
1.一種污染土壤綜合利用制燒結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粉碎組件(100),包括粉碎桶(101)、粉碎件(102)和濾板(103),所述粉碎桶(101)內設置有搭臺(104),所述濾板(103)設置于所述搭臺(104)上,所述濾板(103)通過掛扣件(200)與所述搭臺(104)固定,所述濾板(103)將所述粉碎桶(101)內空間分為攪拌腔(101a)和篩料腔(101b),所述粉碎件(102)設置于所述攪拌腔(101a)中,所述粉碎桶(101)底部設置有出料管(105)與所述篩料腔(101b)連通;
燒結組件(300),所述燒結組件(300)包括攪拌桶(400)、陳化箱(500)、磚坯模具(600)和燒結窯(700);
所述濾板(103)上設置有濾孔(103a),所述濾板(103)側邊處設置有方孔(103b),所述方孔(103b)側面設置有第一側槽(103c);
所述方孔(103b)中設置有第一掛軸(103d),所述第一掛軸(103d)端部設置有第一方塊(103e),所述第一方塊(103e)嵌于所述第一側槽(103c)中;
所述第一側槽(103c)旁設置有圓槽,所述掛扣件(200)包括豎板(201)和設置于豎板(201)兩側的凸軸(202),所述凸軸端部嵌于所述圓槽中;
所述豎板(201)與所述第一掛軸(103d)相切;
所述豎板(201)一端設置有曲板(203),所述豎板(201)另一端設置有弧板(204)和半圓環板(205),所述弧板(204)和半圓環板(205)相背設置;
所述第一掛軸(103d)擔在所述曲板(203)上;
所述搭臺(104)上設置有方槽(104a),所述方槽(104a)側壁設置有第二側槽(104b),所述方槽(104a)中設置有第二掛軸(104f),所述第二掛軸(104f)端部設置有第二方塊(104c);
所述弧板(204)扣于所述第二掛軸(104f)下方;
所述第二方塊(104c)嵌于所述第二側槽(104b)中,所述第二方塊(104c)通過彈簧(104d)與所述第二側槽(104b)底部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土壤綜合利用制燒結磚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提拉件(800),所述提拉件(800)包括提拉環(801)和把手(802),所述把手(802)設置于所述提拉環(801)一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污染土壤綜合利用制燒結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環(801)一側設置有定位板(803)和下壓條(804),所述下壓條(804)端部設置有環槽(805);
所述下壓條(804)之間設置有第三掛軸(806)。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污染土壤綜合利用制燒結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803)長于所述下壓條(804),所述豎板(201)寬度小于方孔(103b)寬度。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污染土壤綜合利用制燒結磚裝置制備燒結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將污染土壤放入粉碎組件(100)中粉碎過篩;
過篩后的污染土壤放至攪拌桶(400)中與催化氧化劑混合攪拌,光照;
攪拌后的土壤放入陳化箱(500)中加水與制磚原料攪拌陳化;
陳化好的漿料倒入磚坯模具(600);
磚坯模具(600)送入燒結窯(700)燒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中科振豐環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徐州中科振豐環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034183.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