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避免交叉污染的智能化學分析儀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029014.2 | 申請日: | 2021-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6615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江文敏;丁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海楓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31 | 分類號: | G01N21/31;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61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避免 交叉 污染 智能 化學分析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避免交叉污染的智能化學分析儀,涉及化學分析儀技術領域,包括操作箱體和多個用于盛放樣品的比色皿,操作箱體的表面開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操作箱體內壁的底面定軸轉動連接有第一環體,第一環體的表面設置有用于固定多個比色皿的限位部件。本發明,通過上述結構之間的相互配合,具備了實現批量進行樣品的分析過程,大大提高了測量分析效率,避免樣品交叉感染,可測量完畢后批量清洗比色皿,降低了操作人員勞動強度的效果,解決了傳統樣品化學分析方法需要對流通池中的殘留液進行清理,而后才能進行下一批樣品的檢測分析,大大降低了分析的效率,且提高了操作人員勞動強度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學分析儀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可避免交叉污染的智能化學分析儀。
背景技術
傳統方法對樣品進行化學分析的過程中,通常使得樣品與試劑在流通池中混合反應,然后通過光度儀對樣品與試劑的混合物進行檢測分析。
上述的樣品化學分析方法存在以下問題,首先樣品與試劑在流通池中混合反應,進行取樣分析后,需要對流通池中的殘留液進行清理,而后才能進行下一批樣品的檢測分析,大大降低了分析的效率,且提高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很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避免交叉污染的智能化學分析儀,具備了實現批量進行樣品的分析過程,大大提高了測量分析效率,避免樣品交叉感染,可測量完畢后批量清洗比色皿,降低了操作人員勞動強度的效果,解決了傳統樣品化學分析方法需要對流通池中的殘留液進行清理,而后才能進行下一批的樣品的檢測分析,大大降低了分析的效率,且提高了操作人員勞動強度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避免交叉污染的智能化學分析儀,包括操作箱體和多個用于盛放樣品的比色皿,所述操作箱體的表面開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操作箱體內壁的底面定軸轉動連接有第一環體,所述第一環體的表面設置有用于固定多個所述比色皿的限位部件;
還包括對多個所述比色皿進行間歇式定量添加試劑的滴料部件,以及對所述比色皿中樣品與試劑進行充分混合的攪拌部件,所述操作箱體的內壁固定安裝有分析儀和光源部件,還包括對攪拌完畢后的待檢測樣品進行存放并防止其再次沉淀的緩沖部件。
可選的,所述限位部件包括支撐板,所述支撐板固定安裝在所述第一環體的表面,所述支撐板的表面定軸轉動連接有安裝塊,所述安裝塊的表面開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塊的表面開設有兩個開口,所述安裝塊通過開口滑動連接有兩個伸縮桿,兩個所述伸縮桿的表面均固定連接有夾持板,兩個所述伸縮桿的軸臂均套接有彈簧一,兩個所述彈簧一的相背側均與所述安裝槽的槽壁固定連接。
可選的,所述限位部件的數量至少為六個,且沿所述第一環體的表面呈環形陣列設置。
可選的,所述攪拌部件包括齒輪一,所述齒輪一的表面定軸轉動連接有轉軸一,還包括驅動所述轉軸一進行圓周運動的驅動部件,所述第一環體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內齒環一,所述齒輪一的表面與所述內齒環一的表面嚙合,所述安裝塊的表面固定套接有齒輪二,所述操作箱體的內壁固定連接有第二環體,所述第二環體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內齒環二,所述內齒環二的表面與所述齒輪二的表面嚙合。
可選的,所述驅動部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操作箱體內壁的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底面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輸出軸的底面固定連接有轉板,所述轉軸一固定連接在所述轉板的端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海楓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海楓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02901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