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控制變壓器損耗的方法及屏蔽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023601.0 | 申請日: | 2021-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92125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曼玉;郭鵬鴻;楊仁毅;孫優良;郝娜;甄浩宇;徐富強;張國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電力設備有限公司;山東輸變電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27/36 | 分類號: | H01F27/36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 地址: | 250022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控制 變壓器 損耗 方法 屏蔽 結構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控制變壓器損耗的方法,在變壓器夾件腹板的夾件凸臺的外周裝配Ω形銅屏蔽結構,將傳統的端部漏磁屏蔽結構由單一的磁屏蔽結構或電屏蔽結構,改為由L型銅屏蔽和L型磁屏蔽組成的銅磁復合屏蔽結構。本發明還涉及一種控制變壓器損耗的屏蔽結構,包括:裝配在變壓器夾件腹板上的Ω形銅屏蔽結構和銅磁復合屏蔽結構,Ω形銅屏蔽結構裝配在夾件凸臺的外周,銅磁復合屏蔽結構由L型磁屏蔽和L型銅屏蔽組成,L型銅屏蔽絕緣裝配在夾件腹板無凸臺段上,在L型銅屏蔽外側面絕緣覆蓋裝配L型磁屏蔽。本發明可顯著降低變壓器的結構損耗,銅磁復合屏蔽結構在夾件上的配合固定方式,保證了L型磁屏蔽與L型銅屏蔽、夾件、鐵心疊片的可靠絕緣。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高電壓等級大型換流變壓器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是產品損耗控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控制變壓器損耗的方法及屏蔽結構。
背景技術
變壓器是輸配電網絡中的基礎設備,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交通、城市社區等領域。我國在網運行的變壓器約1700萬臺,總容量約110億千伏安。變壓器損耗約占輸配電電力損耗的40%,具有較大節能潛力。
能效提升是企業乃至變壓器行業提升的契機,根據新能效標準的實施要求,開展高效節能變壓器結構設計創新,確保產品負載損耗參數滿足能效要求勢在必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一種控制變壓器損耗的方法及屏蔽結構。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控制變壓器損耗的方法,在變壓器夾件腹板的夾件凸臺的外周裝配Ω形銅屏蔽結構,該Ω形銅屏蔽結構以夾件凸臺外輪廓為漏磁屏蔽設計路徑,與傳統的U型銅屏蔽結構相比,對于拐角處的磁密較友好,可避免局部過熱。同時,將傳統的端部漏磁屏蔽結構由單一的磁屏蔽結構或電屏蔽結構,改為由L型銅屏蔽和L型磁屏蔽組成的銅磁復合屏蔽結構,其中的L型銅屏蔽裝配在夾件腹板無凸臺段上,L型銅屏蔽與Ω形銅屏蔽結構在夾件凸臺拐角位置搭接30mm,L型銅屏蔽與Ω形銅屏蔽結構寬度上重疊但高度上不接觸,保證空間高度上的油距,L型磁屏蔽絕緣覆蓋裝配在L型銅屏蔽上。L型磁屏蔽區域布置在主空道正下方,且與鐵心疊片緊密搭接,形成漏磁通由線圈端部回流鐵心主磁路的通路,同時利用L型銅屏蔽反向消磁的原理進一步約束漏磁通路的路徑,該銅磁復合屏蔽結構可顯著降低變壓器的結構損耗。
一種控制變壓器損耗的屏蔽結構,應用前述的一種控制變壓器損耗的方法,包括:裝配在變壓器夾件腹板上的Ω形銅屏蔽結構和銅磁復合屏蔽結構,Ω形銅屏蔽結構裝配在夾件凸臺的外周,銅磁復合屏蔽結構由L型磁屏蔽和L型銅屏蔽組成,L型銅屏蔽絕緣裝配在夾件腹板無凸臺段上,L型銅屏蔽與Ω形銅屏蔽結構在夾件凸臺拐角位置搭接30mm,L型銅屏蔽與Ω形銅屏蔽結構在寬度上重疊但高度上不接觸,在L型銅屏蔽外側面絕緣覆蓋裝配L型磁屏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Ω形銅屏蔽結構的形狀設計,及其與銅磁復合屏蔽結構中L型銅屏蔽的搭接設計,以及銅磁復合屏蔽結構在夾件上的整體布置設計,通過三維時諧場漏磁仿真對比及實際產品的試驗驗證,表明該結構較傳統的屏蔽結構可顯著降低變壓器的結構損耗。銅磁復合屏蔽結構在夾件上的配合固定方式,合理利用不同形式的絕緣墊、絕緣管、角環、絕緣螺桿、絕緣螺母等,充分保證L型磁屏蔽與L型銅屏蔽、夾件、鐵心疊片的可靠絕緣,該固定方式可推廣應用于變壓器夾件不同屏蔽形式的結構固定。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或者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具體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屬于本申請保護范圍之內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變壓器夾件腹板和屏蔽結構的布置方式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銅磁復合屏蔽結構的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電力設備有限公司;山東輸變電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山東電力設備有限公司;山東輸變電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0236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