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斷裂復合玻璃材料、制備方法及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022421.0 | 申請日: | 2021-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6663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9 |
| 發明(設計)人: | 劉進堂;王韜;呂斌;王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藍博玻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C3/062 | 分類號: | C03C3/062;C03B5/225;C03B5/235;C03B19/02;C03B2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徐光普 |
| 地址: | 2365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斷裂 復合 玻璃 材料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抗斷裂復合玻璃材料、制備方法及應用,涉及玻璃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包括以下成分按照重量比組成:Na2O為10~14份、K2O為8~10份、SiO2為19~28份、Fe2O3為3~7份、CeO2為5~11份、La2O3為2~8份、CaO為6~15份、ZrO2為5~10份;原料混合后通過粉碎、研磨、過篩、坩堝中加熱熔化,分階段退火冷卻等步驟制備得到抗斷裂的復合玻璃材料。本發明通過優化制備玻璃原料的混合比例及加工過程,使得制備的復合玻璃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斷裂性能,滿足防彈玻璃、鋼化玻璃、太陽能玻璃等多種場景的應用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玻璃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抗斷裂復合玻璃材料、制備方法及應用。
背景技術
玻璃具有美觀、透光等特點,可提高封閉空間內的相對亮度。近年來,隨著玻璃材料技術的發展,玻璃的使用場景也隨之逐漸增多。現玻璃廣泛應用在建筑物幕墻、汽車車窗、門窗、手機屏幕等諸多領域。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除了常規玻璃,一些特殊場景使用的玻璃也應運而生,如防彈玻璃、鋼化玻璃、太陽能玻璃等。
玻璃在這些特殊場景的使用過程中,若發生損壞,維修和更換成本較高,且對于防護性質的玻璃,發生損壞時極易出現安全事故。因此這類玻璃的抗沖擊性能和抗斷裂性能被日漸重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抗斷裂復合玻璃材料、制備方法及應用,通過優化制備玻璃原料的混合比例及加工步驟,使得制備的復合玻璃材料具有更好的抗沖擊和抗斷裂性能,降低了現有抗斷裂玻璃在實用過程中抗斷裂性能不足、安全性低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為一種抗斷裂復合玻璃材料、制備方法及應用,包括以下成分按照重量比組成:Na2O為10~14份、K2O為8~10份、SiO2為19~28份、Fe2O3為3~7份、CeO2為5~11份、La2O3為2~8份、CaO為6~15份、ZrO2為5~10份。
一種抗斷裂復合玻璃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抗斷裂復合玻璃材料重量比組成為:Na2O為10~14份、K2O為8~ 10份、SiO2為19~28份、Fe2O3為3~7份、CeO2為5~11份、La2O3為2~8 份、CaO為6~15份、ZrO2為5~10份,將上述原料進行室溫混合;
S2:將混合后的原料注入球磨機研磨1.5~2小時,研磨后使用400目的篩網過篩;
S3:將研磨后的原材料置于90~95攝氏度的環境下通風煩躁,干燥時間為30~35分鐘;
S4:將干燥后的原料倒入石英坩堝中,加熱至1280~1360攝氏度,加熱過程中保持坩堝的升溫速率為30~45攝氏度每分鐘,加熱過程中,使用石英棒不斷攪拌,溫度恒定后保溫1.5~1.6小時,保溫過程也需使用石英棒攪拌;
S5:保溫結束后,通入惰性氣體進行澄清;
S6:將澄清后的原料澆鑄至模具中進行退火處理,第一階段退火至 860~930攝氏度保溫1.8~2小時,第二階段退火至560~620攝氏度保溫 2.5~3小時,最后退火至室溫,即可制備得到抗斷裂的復合玻璃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藍博玻璃有限公司,未經安徽藍博玻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02242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