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管道輸送的粉煤灰混料漿的制備系統及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019968.5 | 申請日: | 2021-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584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31 |
| 發明(設計)人: | 王鐵力;梁霏飛;徐楊青;李晨曦;田達理;柳富明;黃孟;陳益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煤科工集團武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C9/02 | 分類號: | B28C9/02;B28C7/10;B28C5/00;B28C7/04;C04B28/10;C04B28/26;C04B28/30;C04B28/00;C04B26/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楚天專利事務所 42113 | 代理人: | 楊宣仙 |
| 地址: | 430064 湖北省武漢市***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管道 輸送 粉煤 灰混料漿 制備 系統 工藝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管道輸送的粉煤灰混料漿制備系統及工藝。所述混料漿制備系統包括膠凝劑定量給料機、粉煤灰定量給料機、干混料螺旋輸送機、雙軸攪拌機、儲漿罐和定量加水系統,所述定量加水系統包括工藝水罐、第一加水計量泵和第二加水計量泵,所述工藝水罐通過第一加水計量泵通向雙軸攪拌機的加水口,工藝水罐通過第二加水計量泵與雙軸攪拌機的出漿管連通。粉煤灰混料漿是將顆粒粒徑不大于1.2mm的粉煤灰和膠凝劑依次進行干料混合后、定量加水混合攪拌后形成干粉料重量濃度為45%~60%的混料漿。本發明既解決了粉煤灰的運輸過程中存在的環境污染問題,又實現了粉煤灰的廢物利用,并不會造成二次污染,提高了環保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環保領域,具體涉及將粉煤灰進行處理后,使其能夠通過管道輸送進行再利用的方法,進一步說是一種可以用于管道輸送的粉煤灰混料漿的制備系統及工藝。
背景技術
火電廠燃煤燃燒后會產生大量的粉煤灰,粉煤灰作為一種建筑材料和路橋材料可以很好的再利用,經過多年發展,傳統的利用方式一般有兩種,第一種是,建造大面積的永久灰場,進行永久堆放,這種處理方式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要對地面進行防滲透處理,即便如此煤灰會在雨水的作用下也會對地下水造成污染,揚塵會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轉運的過程中也會對公路周圍的環境造成二次污染;第二種方法是,運輸至路橋建設工地,進行鋪路作為路基材料或進行地下填充,或者運輸至磚廠,做機制磚。現有粉煤灰重復利用的方法中,將其作為路基材料或地下填充是比較環保的方式,但是粉煤灰的運輸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由于粉煤灰一般都是干粉料,在運輸過程中也會對周圍環境造成揚塵污染。
管道輸漿是以水為載體,將礦物經過破碎、研磨制成一定粒度級配和濃度的合格漿體,通過管道進行輸送的過程。漿體的管道輸送技術是一種節能環保的技術,與傳統的物料運送方式相比具有占地少、適應性強、無污染等諸多優點。為了保證漿體管道安全、經濟地運行,一方面要求所輸送漿體具有良好的穩定性,以防止顆粒發沉降而堵塞管道,導致輸送壓力增大,影響系統安全運行,造成需要維修和經濟損失等后果;同時要求所輸送漿體的粘滯系數要小,以降低由于摩擦阻力而產生的能量損失,從而降低設備及管路的壓力等級,降低系統造價。所以,管道輸漿的過程中對于漿液的濃度、漿料的顆粒大小要求都比較高,如果漿料中粗顆粒粒徑過大,會造成沉降而引起管道阻塞,而在輸送過程中濃度變化較大,很難保證輸送的連續及穩定性。傳統管道輸送經驗無法滿足粉煤灰管道輸送的要求,再加上粉煤灰在進行填充過程中需要通過一些外加劑進行改性,不然也無法達到地下填充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粉煤灰再利用時的運輸問題提供了一種可以用于管道輸送的粉煤灰混料漿的制備系統及工藝,該混料漿通過特殊的裝置和工藝進行混合,混合后漿料可以滿足管道運輸以及地下填充的要求,既可以解決粉煤灰的運輸存在的環境污染問題,又可以解決廢棄粉煤灰再利用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管道輸送的粉煤灰混料漿制備系統,所述混料漿制備系統包括膠凝劑定量給料機、粉煤灰定量給料機、干混料螺旋輸送機、雙軸攪拌機、儲漿罐和定量加水系統,膠凝劑定量給料機和粉煤灰定量給料機的出料口分別與干混料螺旋輸送機的進料口連通,干混料螺旋輸送機的出口通向雙軸攪拌機,雙軸攪拌機的出料口通過出漿管與儲漿罐的進料口連通,在出漿管上設有排料計量泵,所述儲漿罐內設有攪拌機構;所述定量加水系統包括工藝水罐、第一加水計量泵和第二加水計量泵,所述工藝水罐通過第一加水計量泵通向雙軸攪拌機的加水口,工藝水罐通過第二加水計量泵與雙軸攪拌機的出漿管連通,且第二加水計量泵與出漿管的連接點置于雙軸攪拌機與排料計量泵之間。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混料漿制備系統還包括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包括帶有控制面板的控制箱、設置在出漿管上的第一濃度計、設置在儲漿罐出料口的第二濃度計、設置在雙軸攪拌機內腔頂部的第一液位計、設置在儲漿罐內頂部的第二液位計;所述第一濃度計、第二濃度計、第一液位計和第二液位計的信號輸出端與控制箱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控制箱的信號輸出端與第一加水計量泵、第二加水計量泵、雙軸攪拌機攪拌軸控制系統和儲漿罐內攪拌機構的控制系統信號輸入端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煤科工集團武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煤科工集團武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01996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