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以轉動取樣的超聲穿刺器械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017490.2 | 申請日: | 2021-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4023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1 |
| 發明(設計)人: | 馮云路;楊愛明;劉逢辰;吳東;張晟瑜;伍東升;吳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34 | 分類號: | A61B17/34;A61B1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預立生科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李紅偉;孟祥斌 |
| 地址: | 10073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以 轉動 取樣 超聲 穿刺 器械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以轉動取樣的超聲穿刺器械,其包括帶有傾斜穿刺頭的穿刺針管,穿刺針管外側的外套管,控制穿刺針及外套管的操作部;操作部為管型操作部,操作部包括控制外套管移動的操作段一及控制穿刺針移動的操作段二及連接操作段一與操作段二的中間段;操作段一與中間段為伸縮與鎖死的組合方式,操作段二與中間段也為伸縮與鎖死的組合方式;操作段二內設置能夠實現穿刺針管轉動的轉動控制結構;并設置鎖死轉動控制結構控制動作的鎖死結構。通過操作鎖死結構的開閉,控制轉動控制結構的動作,控制轉動控制結構轉動實現對穿刺針管的旋轉動作,進而實現對前端穿刺針頭的旋轉控制,最終能夠實現在最小的組織傷害前提下的組織取樣。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超聲內鏡時使用的超聲穿刺器械,具體涉及為一種可以轉動取樣的超聲穿刺器械。
背景技術
超聲內鏡(EUS)是將內鏡和超聲相結合的消化道檢查技術,將微型高頻超聲探頭安置在內鏡頂端,當內鏡插入體腔后,在內鏡直接觀察消化道黏膜病變的同時,可利用內鏡下的超聲行實時掃描,可以獲得胃腸道的層次結構的組織學特征及周圍鄰近臟器的超聲圖像,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內鏡和超聲的診斷水平。
超聲內鏡上設置有鉗道,超聲穿刺器械可以通過鉗道進入到檢查位置,超聲穿刺器械帶有外鞘管與穿刺針,當進入到檢查位置附近時將穿刺針伸出,進行組織取樣或者通過穿刺針的管路建立引流通道。現有的穿刺針有兩種,一種是單斜面穿刺頭,獲取組織量少,但可以應用于建立引流通道;另一種是鋸齒形穿刺頭,可以獲得足夠多的組織,但無法用于建立引流通道。
因此發明人提供一種可以轉動取樣的超聲穿刺器械,其同時具有可以獲得足夠多的組織以及用于建立引流通道兩種功能。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可以轉動取樣的超聲穿刺器械。
一種可以轉動取樣的超聲穿刺器械,其包括帶有傾斜穿刺頭的穿刺針管,穿刺針管外側的外套管,控制穿刺針及外套管的操作部;操作部為管型操作部,操作部包括控制外套管移動的操作段一及控制穿刺針移動的操作段二及連接操作段一與操作段二的中間段;操作段一與中間段為伸縮與鎖死的組合方式,操作段二與中間段也為伸縮與鎖死的組合方式;操作段一第一端連接外套管,第二端與中間段連接;操作段二第一端連接中間段,操作段二內設置實現后段穿刺針管與操作段二不發生相對位置移動變化的位置固定結構;穿刺針管通過操作段一,中間段與操作段二且經過長的外套管;穿刺針管后端從操作段一第二端伸出;操作段二內設置能夠實現穿刺針管轉動的轉動控制結構;并設置鎖死轉動控制結構控制動作的鎖死結構。通過操作段一與中間段的設置可以實現對外套管的前進與回撤的操作,并在調整好外套管位置后,通過操作段二與中間段的設置可以實現在對穿刺管針的伸出與縮回控制;通過操作鎖死結構的開閉,控制轉動控制結構的動作,控制轉動控制結構轉動實現對穿刺針管的旋轉動作,進而實現對前端穿刺針頭的旋轉控制,進而實現了旋轉取樣的目的,能夠實現在最小的組織傷害前提下的組織取樣。
優選的,操作段二內的穿刺針管段包括一螺旋段與一移動段;螺旋段中間為穿刺針管;轉動控制結構包括:操作段二內的穿刺針管段的螺旋段,及螺旋段上套接的帶有與螺旋段的螺旋對應的螺旋缺口的操作柱;還包括設置在螺旋段與移動段間的環形間隔板,環形間隔板上設置供穿刺針管通過的小缺口,環形間隔板與操作段二一體連接;操作柱上還設置有與穿刺針管對應的柱形缺口;操作柱伸出操作柄,在操作段二側壁設置供操作柄伸出并移動的縱向槽體。
優選的,螺旋段內的螺旋螺距與螺旋直徑的比值大于3,優選大于5;此種設置可以保證有較大螺距,實現操作柱的下壓移動,進而帶動螺旋段的轉動。
優選的,操作柱的柱形缺口較穿刺針管大,螺旋缺口較螺紋段大,此種設置方便整體適配,并方便控制。
優選的,環形間隔板上設置于螺旋段直徑一致的圓形引導缺口,保證螺旋段末端在引導缺口內轉動。
優選的,螺旋段末端與引導缺口接觸段設置為圓角結構,減小轉動阻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未經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01749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