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纜絕緣同步與脈沖整合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014420.1 | 申請日: | 2021-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872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3 |
| 發明(設計)人: | 萬代;段緒金;趙邈;周恒逸;齊飛;朱吉然;彭思敏;由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12 | 分類號: | G01R31/12 |
| 代理公司: | 長沙朕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鄧宇 |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纜 絕緣 同步 脈沖 整合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電纜絕緣同步與脈沖整合系統及方法,該方法包括:從所述電纜A端沿所述電纜向所述電纜B端發送第一脈沖信號,在所述電纜B端捕獲所述第一脈沖信號;根據所述第一脈沖信號從所述電纜B端沿所述電纜向所述電纜A端發送第二脈沖信號,在所述電纜A端捕獲所述第一脈沖信號;從所述第一脈沖信號中提取第一脈沖數據,從所述第二脈沖信號中提取第二脈沖數據,將所述第一脈沖數據和第二脈沖數據整合,得到電纜絕緣局放定位結果。解決現有的電纜局部放電檢測方法中放電信號在反射之后會嚴重衰減,并且會受到噪聲和其他信號干擾,造成檢測成功率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纜局部放電檢測領域,尤其涉及電纜絕緣同步與脈沖整合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電纜絕緣的預防性診斷試驗通常采用局部放電試驗,可分為離線檢測與帶電檢測兩大類。離線檢測通常在敷設安裝、驗收試驗以及例行檢修中采用。但離線檢測費時費力、效率很低,帶電檢測手段不需要停電,操作方便高效。傳統的電纜絕緣帶電局放檢測方法是時域反射法,主要原理為在電纜一端安裝傳感器采集放電信號,放電點會產生高壓脈沖,脈沖信號分別向電纜兩端傳播,向傳感器側傳播的信號首先被捕捉到,向另一側傳播的信號在到達電纜末端后被反射,最終也會到達安裝傳感器的一側,被傳感器捕捉到,根據捕捉這兩個信號的時間差、電纜長度、信號在電纜中傳播的速度來確定放電位置。但是這種方法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放電信號在反射之后會嚴重衰減,并且會受到噪聲和其他信號干擾,所以檢測的成功率比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電纜絕緣同步與脈沖整合系統及方法,用于解決現有的電纜局部放電檢測方法中放電信號在反射之后會嚴重衰減,并且會受到噪聲和其他信號干擾,造成檢測成功率低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電纜絕緣同步與脈沖整合系統,包括用于與所述電纜的A端連接的第一檢測組件、用于與所述電纜的B端連接的第二檢測組件以及數據處理組件,所述數據處理組件分別與所述第一檢測組件和第二檢測組件連接;
所述第一檢測組件用于從沿所述電纜向第二檢測組件發送第一脈沖信號;捕獲所述第二檢測組件沿所述電纜發送來的第二脈沖信號,還用于從所述第二脈沖信號中提取第二脈沖數據給所述數據處理組件;
所述第二檢測組件用于捕獲并根據所述第一脈沖信號沿所述電纜發送第二脈沖信號給所述第一檢測組件,還用于從所述第一脈沖信號中提取第二脈沖數據給所述數據處理組件;
所述數據處理組件用于接收并將所述第一脈沖數據和第二脈沖數據整合,得到電纜絕緣局放定位結果。
優選的,所述整合具體為分別計算所述第一脈沖數據和第二脈沖數據的最大值,進而根據第一脈沖數據和第二脈沖數據的最大值分別計算所述第一脈沖數據和第二脈沖數據的起始點,根據所述第一脈沖數據和第二脈沖數據的起始點計算所述第一脈沖數據和第二脈沖數據的時間差,并根據所述第一脈沖數據的起始點計算第二脈沖的起始點,稱之為maxtimelen,進而根據所述時間差和所述maxtimelen計算出所述電纜絕緣異常位置。
優選的,所述第一檢測組件包括第一主機、第一同步磁環以及第一HFCT(HighFrequency CommunicationsTerminal,高頻脈沖電流傳感器),所述第一主機分別與所述第一同步磁環以及第一HFCT連接,所述第一主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同步磁環沿所述電纜向所述第二檢測組件發送第一脈沖信號,所述第一HFCT用于捕獲所述第二檢測組件沿所述電纜發送來的第二脈沖信號,并將所述第二脈沖信號發送給所述第一主機,所述第一主機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脈沖信號,并從所述第二脈沖信號中提取并保存第二脈沖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未經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01442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