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硅納米顆粒探針及其制備方法、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014200.9 | 申請日: | 2021-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1771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1 |
| 發明(設計)人: | 潘聰潔;馬龍飛;覃雪珍;溫巧巧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中醫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K11/59 | 分類號: | C09K11/59;C01B33/021;B82Y40/00;B82Y20/00;G01N21/64;G01N21/78;G01N21/33;G01N21/31 |
| 代理公司: | 鄭州豫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76 | 代理人: | 軒麗杰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州市***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納米 顆粒 探針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硅納米顆粒探針,其特征在于,以3-[2-(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為硅源,阿米酚為還原劑,通過一鍋水熱法得到硅納米顆粒探針,所述硅納米顆粒探針的粒徑為2.0~3.6nm。
2.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硅納米顆粒探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在容器中加入去離子水,攪拌過程中加入3-[2-(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然后加入HCl溶液以及阿米酚,攪拌溶解得到混合物;
S2、將S1得到的混合物轉移至反應釜中進行高溫反應,冷卻至室溫得到硅納米顆粒溶液;
S3、將S2得到的硅納米顆粒溶液進行透析得到硅納米顆粒探針溶液。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硅納米顆粒探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去離子水與3-[2-(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體積比為4: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硅納米顆粒探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HCl摩爾濃度為1mol/L,所述去離子水與HCl的體積比為4:0.5~1。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硅納米顆粒探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阿米酚和HCl的質量體積比為2.0~5.0mg:500~1000μL。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硅納米顆粒探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高溫反應的溫度為160~200℃,反應時間為4~8h。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硅納米顆粒探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透析過程中的截留分子量為1000Da,透析的時間為7h。
8.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硅納米顆粒探針在定量檢測姜黃素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硅納米顆粒探針溶液用pH為7.4的PBS緩沖溶液稀釋使得混合溶液的總體積為2mL,作為空白對照;
步驟2、在硅納米顆粒探針中加入不同濃度的姜黃素溶液,并加入pH為7.4的PBS緩沖溶液使得混合溶液的總體積為2mL;混合溶液充分混勻后孵育1min,得到不同濃度姜黃素混合測試溶液,測定溶液在444nm激發波長下的熒光發射光譜或紫外-可見吸收光譜;以不同濃度姜黃素混合測試溶液及其對應的空白對照來建立熒光法或者比色法的標準曲線;
步驟3、將需要檢測的溶液按照步驟2的方法制備成待測試溶液;
按照熒光法測定熒光強度,帶入標準曲線后計算姜黃素的含量;或者按照比色法測定吸光度值帶入標準曲線后,計算姜黃素的含量。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硅納米顆粒探針在定量檢測姜黃素的應用,其特征在于,熒光法測定姜黃素的線性范圍為0.05~50μM,檢測限為15.2nM;比色法測定姜黃素的線性范圍為1~40μM,檢測限為0.30μM。
10.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硅納米顆粒探針在可視化檢測姜黃素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將定性濾紙浸泡到硅納米顆粒探針溶液中20min后取出來并置于50℃下干燥、冷卻至室溫后,將濾紙切成條狀;將含有姜黃素的溶液滴到制備的試紙條上,待溶劑自然蒸發后,濾紙顏色發生變化后說明存在姜黃素,其中,可視化檢測姜黃素的濃度大于等于0.02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中醫藥大學,未經河南中醫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014200.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垂直型存儲器件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花生巧克力電子霧化液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