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語音數據處理方法、系統及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999948.2 | 申請日: | 2021-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508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3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強;朱勇;王堯;葉東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百瑞互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0L19/24 | 分類號: | G10L19/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科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62 | 代理人: | 曹曉斐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語音 數據處理 方法 系統 介質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語音數據處理方法、系統及介質,屬于藍牙音頻數據處理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對待編碼的當前音頻幀進行分析,確定當前音頻幀對應的編碼碼率,編碼碼率包括全碼率、中碼率以及低碼率,其中全碼率大于中碼率,中碼率大于低碼率;根據編碼碼率設定重傳次數,其中,編碼碼率與重傳次數正相關;根據編碼碼率對當前音頻幀進行編碼,并對編碼結果進行傳輸。本申請根據音頻幀的特性選擇對應的編碼碼率對該音頻幀進行編碼,并對應設置不同的重傳次數。使得對于一些不存在有效語音的音頻幀降低重傳次數甚至不進行重傳,避免浪費音頻傳輸的帶寬,降低功耗以及降低時延。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藍牙音頻數據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語音數據處理方法、系統及介質。
背景技術
在最新的藍牙低功耗音頻(Low Energy Audio,簡稱LE Audio)規范中,引入了點對點的同步流傳輸鏈接技術(Connected isochronous stream,簡稱CIS),用來實現低延遲的音頻傳輸。在建立CIS鏈路時會配置相應的服務質量參數(Quality of Service,簡稱QoS),其中包含超時時間(Flush Timeout,簡稱FT)、同步鏈路時間間隔(ISO Interval)、一個時間間隔內的最大子事件個數(Number of Subevent,簡稱NSE)以及一個時間間隔內允許發送的數據包的個數(Burst Number,簡稱BN),這些參數決定了每個包的最大重傳次數,并且在傳輸過程中這些參數無法修改。
當某個數據包達到重傳次數卻未能被接收端正確收到,此數據包(包含音頻包)就會被丟棄,從而導致接收端的卡頓現象,雖然可以通過丟幀補償算法在接收端來掩蓋丟幀,但這些算法補償的聲音有時并不是很自然,而且增加了運算量,有些丟幀補償算法還增加了系統延遲。
專利‘數據傳輸方法、裝置、設備、系統及介質,CN202080001621.5’中提出一種方法來減輕卡頓的現象,簡述如下:首先在接收端監測丟包率,當其大于既定門限時,給發射端發送指示信息;然后發射端在收到指示信息后,降低發射端的音頻編碼碼率并生成多個相同的音頻幀,碼率降低導致音頻幀變小使得一個數據包可以容納更多的相同音頻幀,舉例說,原先一個數據包中包含一個音頻幀,現在碼率降低到一半,那么一個數據包可以包含兩個相同的音頻幀。該方法雖然整體碼率沒變,但發送端將同一幀的發送次數更多,相當于增加了重傳次數,從而降低了丟幀的概率。
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后續卡頓的概率,但如果將其應用到語音通信中,不足之處在于:語音通話中,任何一方大約只有35%的時間在講話,其余時間是靜默狀態,有時候丟的包中并無有效語音,是否重傳對音質影響不大,但此發明仍然在盡力重傳,既浪費帶寬又對音質貢獻不大;另外,在上述方法中,當音頻中的無有效語音的數據包仍然會被反復重傳,導致浪費寶貴的帶寬、增加功耗并且增加了時延。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為解決音頻卡頓進行音頻數據的重傳時,對音頻幀沒有區分,對包括不存在有效語音的音頻幀仍然進行重傳,浪費音頻傳輸的帶寬,增加功耗和時延的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語音數據處理方法、系統及介質。
在本申請的一個技術方案中,提供一種語音數據處理方法,包括:對待編碼的當前音頻幀進行分析,確定當前音頻幀對應的編碼碼率,編碼碼率包括全碼率、中碼率以及低碼率,其中全碼率大于中碼率,中碼率大于低碼率;根據編碼碼率設定重傳次數,其中,編碼碼率與重傳次數正相關;根據編碼碼率對當前音頻幀進行編碼,并對編碼結果進行傳輸。
可選的,對當前音頻幀進行分析,確定當前音頻幀對應的編碼碼率,包括:對當前音頻幀中的有效語音進行檢測;若當前音頻幀中含有的有效語音滿足預設要求,則設定編碼碼率為全碼率;若當前音頻幀中含有的有效語音不滿足預設要求,則對當前音頻幀對應的有效帶寬進行檢測;若有效帶寬處于預設帶寬范圍,則設定編碼碼率為中碼率;否則,設定編碼碼率為低碼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百瑞互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百瑞互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9994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