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5G部署的系統和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997543.5 | 申請日: | 2021-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7353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31 |
| 發(fā)明(設計)人: | 雷永成;高翔;于杰;遲景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納斯合一科技有限公司;江蘇科信智能教育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西加云杉網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16/18 | 分類號: | H04W16/1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創(chuàng)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齊童 |
| 地址: | 210009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部署 系統 方法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5G部署的系統和方法,屬于5G技術領域,包括軟件定義廣域網、局部區(qū)域網和5G客戶前置設備,局部區(qū)域網包括無線訪問接入點和物聯網劃分區(qū),無線訪問接入點與軟件定義廣域網的虛擬接口連接,并且無線訪問接入點與軟件定義廣域網之間通過建立無線接入的控制和配置協議連接在一起。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5G部署的系統和方法,軟件定義廣域網的虛擬接口的方式,軟件定義廣域網的虛擬接口和局部區(qū)域網的主要接口進行綁定,也和5G客戶前置設備進行綁定,擺脫物理的WAN口連接,而是采用虛擬接口的方式;虛擬接口可以和物理WAN口進行綁定,也可以和5G客戶前置設備進行綁定,有效增強了系統容災和用戶體驗。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5G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5G部署的系統和方法。
背景技術
5G CPE就是支持5G網絡的CPE,可以接收5G網絡信號,變成Wi-Fi信號,并以此建立一個Wi-Fi網絡,提供給身邊的設備使用,采用CPE對運營商網絡信號進行二次中繼,好處是非常明顯的,使用Wi-Fi的時候,如果距離比較遠,或者房間比較多,就容易出現信號盲點,在這些盲點角落,手機或ipad無法收到Wi-Fi的信號,可以5G CPE把Wi-Fi信號進行二次中繼,延長Wi-Fi的覆蓋范圍。
現在普遍認為,SD-WAN應該具有以下4個功能:
支持多種連接方式,MPLS,frame relay,LTE,Public Internet等等。
SD-WAN將Virtual WAN與傳統WAN結合,在這之上做overlay。對于應用程序來說,不需要清楚底層的WAN連接究竟是什么。在不需要傳統WAN的場景下,SD-WAN就是VirtualWAN。
能夠在多種連接之間動態(tài)選擇鏈路,以達到負載均衡或者資源彈性。
與Virtual WAN類似,動態(tài)選擇多條路徑。SD-WAN如果同時連接了MPLS和Internet,那么可以將一些重要的應用流量,例如VoIP,分流到MPLS,以保證應用的可用性。對于一些對帶寬或者穩(wěn)定性不太敏感的應用流量,例如文件傳輸,可以分流到Internet上。這樣減輕了企業(yè)對MPLS的依賴。或者,Internet可以作為MPLS的備份連接,當MPLS出故障了,至少企業(yè)的WAN網絡不至于也斷連。
簡單的WAN管理接口。
凡是涉及網絡的事物,似乎都存在管理和故障排查較為復雜的問題,WAN也不例外。SD-WAN通常也會提供一個集中的控制器,來管理WAN連接,設置應用流量policy和優(yōu)先級,監(jiān)測WAN連接可用性等等。基于集中控制器,可以再提供CLI或者GUI。以達到簡化WAN管理和故障排查的目的。
支持VPN,防火墻,網關,WAN優(yōu)化器等服務。
SD-WAN在WAN連接的基礎上,將提供盡可能多的,開放的和基于軟件的技術。
5G CPE和SD-WAN通常不能做有效的結合,實際上5G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好的wireless WAN,對于中小企業(yè)SD-WAN的情況,如果把5G融入進去作為一個WAN處理,有效增強了系統容災和用戶體驗。
CN202011388411.4公布的基于SD-WAN的局域網間通信方法、裝置、可讀存儲介質及控制設備,對預先接入SD-WAN控制器的CPE和POP分組;檢測兩臺分支CPE設備是否均為私網IP,若否,則CPE之間互訪,隧道流量通過與POP進行互通,POP點根據線路質量等級進行路由轉發(fā)至相應端口;若是,則發(fā)起端CPE設備向SD-WAN控制器獲取接收端CPE的網絡信息,向接收端CPE發(fā)起直連請求;若接收端CPE收到請求,則向發(fā)起者返回ACK消息,完成CPE間直連;若接收端CPE未收到請求,則任意一方的CPE向SD?WAN控制器發(fā)送申請,要求其協助完成直連請求。
由于對比文件1采用POP互通的方式,并且連接需要發(fā)送請求,需要連接應答,導致連接的效率不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納斯合一科技有限公司;江蘇科信智能教育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西加云杉網絡有限公司,未經南京納斯合一科技有限公司;江蘇科信智能教育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西加云杉網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9754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