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速采樣速率下的毛刺檢測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96836.1 | 申請日: | 2021-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4034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03 |
| 發明(設計)人: | 戴志堅;楊萬渝;武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子科技大學(深圳)高等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N21/88 | 分類號: | G01N21/88 |
| 代理公司: | 成都瑞創華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0 | 代理人: | 鄧瑞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觀瀾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速 采樣 速率 毛刺 檢測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速采樣速率下的毛刺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采集待識別數據;S2:對待識別數據進行處理得到正常采樣數據;S3:對待識別數據進行毛刺識別獲得正常采樣數據的毛刺位置。本發明還公開了實現一種高速采樣速率下的毛刺檢測方法的一種高速采樣速率下的毛刺檢測系統,包括采集單元以及毛刺識別單元,所述采集單元采集待識別數據并對待識別數據進行處理得到正常采樣數據;所述毛刺識別單元對待識別數據進行毛刺識別獲得正常采樣數據的毛刺位置。本發明可實現高速采樣速率下準確的毛刺檢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據域測試領域,特別是一種高速采樣速率下的毛刺檢測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半導體技術的高速發展,現代數字系統工作頻率也越來越高,信號的建立/保持時間也越來越短,信號上的毛刺可能導致系統的其他單元做出錯誤的響應。因此,對于準確而快速實現毛刺檢測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這對數據測試領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了更好的對數字電路進行測試分析,作為數據域測試儀器,邏輯分析儀的毛刺檢測能力迫切需要大幅提升。根據毛刺信號的定義可知,寬度小于當前取樣間隔的脈沖即為毛刺。用戶根據實際需要設置系統采樣率,系統內部識別該采樣率下的正常采樣數據和毛刺位置并顯示在界面上。
目前,邏輯分析儀毛刺檢測的設計原理一般是:觸發器在高速定時時鐘下對信號進行采集,同時對脈沖進行計數,當脈沖個數小于一定值,將該信號標識為毛刺,并顯示在界面上。
但是,隨著數字系統工作頻率越來越快,毛刺脈沖脈寬越來越窄,由于觸發器工作時鐘的限制,無法實現ps級脈寬的檢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高速采樣速率下的毛刺檢測方法及系統,實現高速采樣速率下準確的毛刺檢測。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高速采樣速率下的毛刺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采集待識別數據;
S2:對待識別數據進行處理得到正常采樣數據;
S3:對待識別數據進行毛刺識別獲得正常采樣數據的毛刺位置。
進一步,步驟S2是根據定時分析速率對待識別數據進行等間隔抽取得到正常采樣數據。
進一步,步驟S3包括以下子步驟:
S301:對當前采樣時刻的上一采樣時刻下的待識別數據、當前采樣時刻下的待識別數據以及當前采樣時刻的下一采樣時刻下的待識別數據進行首尾拼接得到拼接數據;
S302:根據拼接數據以及等間隔抽取的間隔數提取跳變沿位置數據并根據跳變沿位置數據識別毛刺。
進一步,進行步驟S301時,對于當前采樣時刻的上一采樣時刻下的待識別數據只取最后一位,對于當前采樣時刻的下一采樣時刻下的待識別數據取前[等間隔抽取的間隔數-1]位。
進一步,所述步驟S302包括以下子步驟:
(1)根據拼接數據進行計算提取跳變沿位置數據;
(2)根據跳變沿位置數據判斷兩個相鄰跳變沿之間的位置差是否小于等間隔抽取的間隔數;若兩個相鄰跳變沿之間的位置差小于等間隔抽取的間隔數,則相應位置的正常采樣數據出現毛刺(以毛刺脈沖的第一個跳變沿位置為準);否則相應位置的正常采樣數據未出現毛刺。
進一步,步驟(1)是對拼接數據的相鄰位進行下式所示的兩兩異或運算得到跳變沿位置數據:
式中,Edge[i]表示跳變沿位置數據;Edge[i]為1表示正常采樣數據的相應位置出現跳變沿,Edge[i]為0表示正常采樣數據的相應位置未出現跳變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子科技大學(深圳)高等研究院,未經電子科技大學(深圳)高等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9683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加巴噴丁中間體的合成工藝
- 下一篇:光標位置更新方法、裝置和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