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液冷散熱漏液檢測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96711.9 | 申請日: | 2021-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8425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希栓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3/18 | 分類號: | G01M3/18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劉雪萍 |
| 地址: | 215100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散熱 檢測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液冷散熱漏液檢測裝置及方法,包括漏液感應線、漏液檢測電路、漏液檢測控制器、報警器和顯示屏;漏液感應線螺旋纏繞在冷卻管路上;漏液感應線外層為吸水包覆層,內置金屬導線;漏液感應線與漏液檢測電路電連接,漏液檢測電路與漏液檢測控制器電連接,漏液檢測控制器分別與報警器、顯示屏、服務器供電電源電連接;漏液時液體浸入漏液感應線,漏液感應線接通,由漏液檢測電路檢測到漏液感應線接通信號并傳輸至漏液檢測控制器,漏液檢測控制器控制報警器報警,同時在顯示屏顯示報警信息,并關斷服務器供電電源。本發明采用漏液感應線檢測漏液情況,部署不受環境限值,成本低,技術簡單易實現,提高液冷散熱的可靠性、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液冷散熱漏液檢測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液冷散熱漏液檢測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對服務器的算力要求越來越高,服務器的散熱功率也隨之增大。為給服務器散熱,常用的散熱方式有風冷散熱和液冷散熱,而隨著服務器散熱功率的提升,風冷散熱的散熱效果不理想,液冷散熱成為更主流的散熱方式。液冷散熱利用泵使冷卻管路中的冷卻液循環并進行散熱,其中冷卻液常采用水,具有導電性能,一旦冷卻管路發生漏液,冷卻液漏出浸入服務器則會有損壞電器元件的風險。因此需要實時監測液冷散熱的漏液情況,當漏液出現時及時報警及時斷電。目前大多數漏檢檢測時用帶有傳感器的檢測帶檢測漏液,這種方式受傳感器性能和環境影響較大,且成本較高,技術較復雜。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液冷散熱漏液檢測裝置及方法,采用漏液感應線檢測漏液情況,部署不受環境限值,成本低,技術簡單易實現,提高液冷散熱的可靠性、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提供一種液冷散熱漏液檢測裝置,包括漏液感應線、漏液檢測電路、漏液檢測控制器、報警器和顯示屏;
漏液感應線螺旋纏繞在冷卻管路上;漏液感應線外層為吸水包覆層,內置金屬導線;
漏液感應線與漏液檢測電路電連接,漏液檢測電路與漏液檢測控制器電連接,漏液檢測控制器分別與報警器、顯示屏、服務器供電電源電連接;漏液時液體浸入漏液感應線,漏液感應線接通,由漏液檢測電路檢測到漏液感應線接通信號并傳輸至漏液檢測控制器,漏液檢測控制器控制報警器報警,同時在顯示屏顯示報警信息,并關斷服務器供電電源。
進一步地,漏液檢測電路包括電阻R0、電阻R1、電阻R2、電容C1和電壓比較器U1;
電阻R2第一端連接供電電壓,第二端通過漏液感應線連接電阻R0第一端;電阻R0第二端接地;電阻R1與電阻R0并聯,電容C1與電阻R1并聯;
電阻R2與電阻R0之間的節點接入電壓比較器U1的負向輸入端,電壓比較器U1的正向輸入端接入參考電壓,電壓比較器U1的輸出端連接漏液檢測控制器。
進一步地,漏液檢測電路還包括反相器U2;
電壓比較器U1的輸出端通過反相器U2連接漏液檢測控制器。
進一步地,漏液檢測控制器包括CPLD芯片和BMC芯片;
漏液檢測電路的輸出端與CPLD芯片的輸入端電連接,CPLD芯片的輸出端與BMC芯片的輸入端電連接;
BMC芯片的輸出端分別與報警器、顯示屏、服務器供電電源電連接。
進一步地,漏液檢測控制器還包括電子開關;電子開關與CPLD芯片連接;
BMC芯片的輸出端還與CPLD芯片的輸入端電連接,BMC芯片將測試信號發送至CPLD芯片,CPLD芯片根據測試信號將電子開關閉合,若報警正常,電子開關閉合后CPLD芯片將模擬報警信號發送至BMC芯片。
進一步地,電子開關為MOS管。
進一步地,漏液感應線包括至少兩段,相鄰兩段漏液感應線之間通過公母連接器連接。
進一步地,漏液感應線外層的吸水包覆層為尼龍材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9671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非接觸式深基坑檢測裝置
- 下一篇:養老數據分析系統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