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綜合提升的防洪墻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96471.2 | 申請日: | 2021-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3290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忠中;馬景勝;曾銀金;鄭元泉;曾夏蘭;石圣;蔡孔楨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東勘測設計院(福建)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3/06 | 分類號: | E02B3/06;E02D2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黃駿鵬 |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鼓***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綜合 提升 防洪 結構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綜合提升的防洪墻結構,其包括:連接于江/河岸坡上的舊防洪墻,所述舊防洪墻上連接有新防洪墻,新防洪墻的底部向遠離江/河岸坡延伸形成防洪墻底板,作為卸荷平臺,所述防洪墻底板靠近江/河岸坡的一側設有側墻;所述防洪墻底板上設有綜合管廊,綜合管廊的側壁和底板上設有預埋件;本發明充分利用現有防洪墻結構,占地面積和拆遷量少;新舊防洪墻之間通過鑿毛并埋設錨筋形成整體。通過設置防洪墻底板,使已建擋墻基底應力更加均勻;防洪墻底板下設置樁基礎,因防洪提升新增的荷載盡量通過樁基礎傳遞到下部較好土層,減少對已建防洪墻的影響;樁基礎伸入潛在滑動面一定深度,對現狀岸坡起安全加固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利工程中防洪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綜合提升的防洪墻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城市防洪標準需相應提高。當防洪標準提高后,已建防洪墻的防洪標準、承載能力、整體穩定性等方面可能無法滿足要求,需采取針對性提升措施。
防洪標準提高后,為減輕對現狀防洪墻的影響,在空間允許條件下,常采用多級擋墻型式。在現狀防洪墻后方預留一定空間后,新增多級擋墻,可有效降低因防洪高程提高伴隨帶來的附加應力,盡量減小對已建防洪墻的影響。
防洪標準提高后,在空間受限情況下,防洪墻常采用“金包銀”加高加固型式。在已建防洪墻上鑿毛、插設錨固鋼筋,然后新增鋼筋混凝土層,達到已建防洪墻培厚加高的目的,以滿足防洪提升的要求。
城市沿江/河一帶往往建筑群密集,現有土地資源的有限,用地面積極度緊缺,防洪標準提升改造工程需考慮盡可能減少占地和拆遷,多級擋墻型式雖可以有效降低防洪高程提高對現狀擋墻的影響,但占地面積較大,在城區內往往應用地問題受限。
防洪墻“金包銀”培厚加高型式,墻身較為臃腫,對現狀岸坡有一定影響;景觀、休閑功能一般,不能滿足人們對防洪堤生態文明景觀日益增長的需求。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種結構輕便,占地面積小,安全可靠,兼顧景觀、休閑等多種功能的防洪墻結構。
發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綜合提升的防洪墻結構,結構輕便,占地面積小,安全可靠,兼顧景觀、休閑。
(二)技術方案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主要技術方案包括:
一種綜合提升的防洪墻結構,其包括:連接于江/河岸坡上的舊防洪墻,所述舊防洪墻上連接有新防洪墻,新防洪墻的底部向遠離江/河岸坡延伸形成防洪墻底板,作為卸荷平臺,所述防洪墻底板靠近江/河岸坡的一側設有側墻;所述防洪墻底板上設有綜合管廊,綜合管廊的側壁和底板上設有預埋件。
進一步地,所述防洪墻底板通過錨筋與新防洪墻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防洪墻底板的底部設有樁基礎,所述樁基礎伸入江/河岸坡的潛在滑動面的內部。
進一步地,所述防洪墻底板上鋪設有休閑漫步道。
進一步地,所述側墻上設有用于監測江/河水位的水位監控設備。
進一步地,所述側墻上設有觀景平臺或空中花園。
進一步地,所述觀景平臺或空中花園的外側設有欄桿。
進一步地,所述側墻的內側設有文化景墻或宣傳長廊。
進一步地,所述側墻的內側設有花壇。
(三)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東勘測設計院(福建)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華東勘測設計院(福建)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9647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