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BIM的風力發電機組安裝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94614.6 | 申請日: | 2021-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863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周硯;張曉晶;袁鐵柱;戚俊峰;李杰;朱玉茹;顧匆匆;李新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龍源(北京)風電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3D13/10 | 分類號: | F03D13/10;F03D13/30;F03D13/40;F03D8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許媛媛 |
| 地址: | 100034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bim 風力 發電 機組 安裝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BIM的風力發電機組安裝方法,包括以下處理步驟:通過BIM技術建立設備模型;將現場的施工信息數據錄入數據庫;結合BIM設備模型和實際的施工信息確定設備安裝順序和擺放位置;選取起重機機械站位,確定設備安裝平臺;重復步驟三、四,選取最優的起重機機械站位和風機組件擺放位置;導出審核通過的步驟五的安裝數據;根據安裝數據制定風力發電機組安裝方案,施工人員按方案執行。本發明通過BIM技術的運用,能夠節約風機發電機組安裝的開支,減少工程漏洞,使各施工工序更加直觀、簡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安裝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基于BIM的風力發電機組安裝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風力發電機組單機容量不斷增大,機組各部件的尺寸、重量和安裝高度也不斷增加,為風力發電機組的安裝帶來一系列安裝困難和弊端。包括各專業配合作業增多,人員配備增加,多種安裝機械設備和專業工具投入使用增多,施工工序更加復雜等。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BIM的風力發電機組安裝方法。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BIM的風力發電機組安裝方法,包括以下處理步驟:
步驟一、通過BIM技術建立設備模型;
步驟二、將現場的施工信息數據錄入數據庫;
步驟三、結合BIM設備模型和實際的施工信息確定設備安裝順序和擺放位置;
步驟四、選取起重機械站位,確定設備安裝的吊裝平臺;
步驟五、重復步驟三、四,選取最優的起重機械站位、風機組件安裝順序和擺放位置,確定最優組合方式;
步驟六、導出審核通過的步驟五的安裝數據;
步驟七、根據安裝數據制定風力發電機組安裝方案,施工人員按方案執行。
進一步地,步驟一中,利用BIM技術,并根據風機廠家提供的風機組件信息建立設備模型;建立的設備模型即為風機組件模型,包含風機塔筒、機艙、葉片、起重機械的模型;其中,風機組件信息包括長度、重量、直徑、重心、運輸尺寸、廠商、構建代碼。
進一步地,模型建立過程為:首先將風機組件信息對應的數據制作成數據表;其次在建立模型的過程中創建參數與數據表中的參數對應;最后對每一組類型參數進行調試。
進一步地,對建立的風機組件模型進行審查,審查風機組件信息和風機組件模型是否一致。
進一步地,步驟二中,錄入的現場施工信息數據包含地形、地貌、風向。
進一步地,步驟三中,基于BIM設備模型,根據設備吊裝要求確定安裝順序并制定運輸路線方案圖,設備的擺放位置在起重機械的動臂工作半徑范圍內。
進一步地,步驟四中,根據設備安裝平面布置圖、起重機械吊臂的幅度旋轉選取起重機械站位,選取的起重機械站位滿足作業過程轉臺旋轉無障礙、且吊臂在變幅過程無障礙、且一個站位可吊裝多臺設備的要求。
進一步地,步驟五中,最優的組合方式為:選取的風機組件擺放位置最優、且風機組件安裝的吊裝平臺土建工程量最少、選取的起重機械站位的機械運行軌跡最短。
進一步地,步驟六中,導出的審核通過的數據包括:吊裝平臺位置及大小數據、風機組件安裝順序和擺放位置數據、起重機械運動軌跡數據,運動軌跡數據包括仰角和起重臂長度變化。
進一步地,步驟七中,風力發電機組安裝方案包括如下流程:塔架吊裝、風輪組裝、機艙吊裝、風輪吊裝、控制柜就位、電纜就位、電氣接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龍源(北京)風電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未經龍源(北京)風電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9461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