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沿海吹填地區填海造陸區域沉管灌注樁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992907.0 | 申請日: | 2021-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6851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3 |
| 發明(設計)人: | 陳正益;許春忠;錢程;吳紫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江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5/38 | 分類號: | E02D5/38;E02D5/34;E02D15/04;E02D7/00 |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 地址: | 210024***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沿海 地區 填海造陸 區域 灌注 施工 方法 | ||
1.一種沿海吹填地區填海造陸區域沉管灌注樁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驟:
(一)施工步驟
(1) 場地平臺準備
在打樁工程之前,應進行人工試坑或溝渠工作,以便確定場地內現有服務的位置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必須從有關部門獲得許可;如果現場存在其他任何服務設施,則應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以保護服務;應根據合同或有關當局的要求,將現有的服務設施轉移或拆除,須提供顯示平臺標高或現有地面標高、截斷標高、混凝土標高和鋼筋籠標高詳情的施工圖,供顧問審閱;
合格的測量人員應在土方開挖和平臺準備工程完成后,按批準的施工圖從主要基準點進行樁中心位置的設置;
樁中心點要用鋼筋打出,檢查位置后,再打到工作平臺標高或打樁機現有地面以下至少25cm;定位銷由鋼筋組成,打入略低于平臺表面的位置,以免受到打樁活動干擾;樁柱用彩色絲帶標記,以便容易識別;鉆孔位置的設置必須由工程師在開始鉆探工程之前進行確認,在套管外應增設兩個基準點,以便在安裝過程中監測套管的中心點;在安裝套管之前,應從樁的中心點起,在距離套管外表面1m的距離上,以90°為基準點,增設兩個基準點;在打套管時,應使用這兩個附加基準點的兩個模板,以避免偏離計劃位置;
用人工開挖定位樁中心點;在套管安裝前,在套管外側增設兩個基準點,兩個基準點相距90°,距離套管外表面等于1m,以便在安裝過程中監測套管中心點;在打套管時,應使用這兩個附加參考點的兩個模板,以避免偏離計劃位置;最初應將所需直徑和所需長度的臨時套管在樁的中心點上進行固定和集中;垂直度的公差為1/100;樁位與平面圖位置的偏差不得超過50mm;臨時套管的長度應進行調整,以達到土壤調查報告中所報告的在巖石或硬地層中的最低埋入量,即在樁的截斷面以下至少1米繼續用振動錘推動臨時套管,直至嵌入巖石或硬地層,以避免井壁坍塌的任何可能性;安裝過程中應按上述規定檢查垂直度和標高;如果發現套管底下的土層塌陷,則應繼續推進套管,直至塌陷停止;如果通過敲擊或振動套管無法繼續安裝套管時,應在樁位上預鉆,然后繼續安裝套管;
在打套管時,兩名工人在樁點附近按圖示檢查偏移量,一名工人應定期用水平儀檢查套管的垂直度,直到套管打完為止;
檢查樁位在安裝套管之后,應在樁位上方設置鉆機,并按照施工要求,在對硬地層或巖石的最低穿透要求的前提下,將土壤或巖石鉆至預定或設計的高度;在開始鉆井作業之前,工程師應檢查套管的位置;
鉆孔完成后,應使用鏟斗清潔鉆孔底部,以清除鉆屑和樁眼底部的松散物料;為此,應使用易于從樁頭清掃沙子和碎屑的清潔鏟斗,鉆孔應使用臨時套管作為支撐,以保持鉆孔的穩定性;為了獲得穩定性,套管的底部應埋入巖層中0.5 m;
從樁孔鉆出的碎石將其從樁的位置移到工地內的核準位置,并放置一天;待其變干后,應將碎石運出工地,并按照有關當局的要求進行處置;
樁的鉆孔不應與最近澆筑的且含有可工作混凝土的其他樁相距太近,以免任何樁引起混凝土流動或造成任何損壞;
(2)鋼籠的制作和安裝
為了在不發生永久變形的情況下吊裝和放置鋼筋籠,應根據批準的樁設計圖紙,將剛性鋼筋籠形式的鋼筋與螺旋鋼筋組裝在一起;螺旋鋼筋應緊貼在主縱筋周圍,相交的鋼筋應采用經批準的綁線或粘焊綁在一起,其兩端應轉入樁的內部;鋼筋工人在鋼筋制造過程時應戴好安全手套操作;
為了確保混凝土在樁孔中自由流動并通過鋼筋籠,將使用混凝土或PVC墊片來確保覆蓋75毫米保護層;
在制作過程中,應按規范規定在鋼筋籠長度上每隔一定距離固定墊片,第一組墊片在距鋼筋籠底部一米處連接,最后一組墊片在距鋼筋籠頂部一米處連接;每排4個撐桿應每隔3米插入鋼筋籠內;
所有鋼筋籠在安裝前,必須經過監理工程師的檢查和清理;鋼筋籠的長度應按要求調整;主縱向鋼筋應在規定的樁長或可用鋼筋長度12m上連續使用;
由于樁的鋼筋籠長度超過12m,則應將2個或2個以上12m長的鋼筋籠組成樁的鋼筋用綁絲連接在一起;
在混凝土運輸攪拌機到達現場或即將到達現場之前,應清潔鉆孔的底部,并應采取措施以確保在鉆孔底部沒有淤泥或其他疏松物質的堆積;在安裝鋼籠之前,應先對鉆孔的底部進行驗證;然后,用帶雙鋼絲繩的履帶式起重機將現成的鋼筋籠提起,然后放下鉆孔,直至達到要求的深度,方法是在放置三角架之前,用圓形墊片保持所需的位置,并蓋上所需的圓形墊片,借助三個彎曲的鉤子將其從套管頂部懸掛下來,并在截止高度以上進行必要的突出;安裝前確保所需的鋼筋籠長度,鋼筋籠安裝后檢查鋼筋的頂面標高;在澆筑前和澆筑過程中應檢查鋼筋籠的位置;
(3)混凝土澆筑
在開始任何混凝土工程之前,混凝土混合料的設計應由顧問批準;應提供混合試驗結果供顧問審查;混凝土應按照項目規范規定進行施工和測試;
應從經批準的供應商處采購經過批準的指定等級的預拌混凝土,以進行打樁工程,在安裝鋼筋籠后,應將適當長度的帶一端彎頭、裝有快速夾系統的鐵管通過鋼筋籠放入鉆孔內,直至接觸到鉆孔底部;然后將特雷米管升高20厘米;混凝土泵的輸送管將被帶到特雷米管的底部,并用快速夾具固定,然后將混凝土泵送通過特雷米管;樁的混凝土應按規范的規定,使用經批準的預拌混凝土,使用高坍落度混凝土進行澆筑;混凝土泵和特雷米管應構成輸送管的一部分;在凝結的同時允許撤回套管,并確保所有的澆筑混凝土均高于臨界標高;灌注樁完成后,將套管全部抽出,放入另一樁孔中,繼續上述順序;混凝土澆筑后,如與理論混凝土量有偏差,應做好記錄;
(4)臨時套管的提取
澆筑完部分樁后但在混凝土凝固時間之前,回到上一根已澆筑的樁上,拆除支撐鋼筋籠的吊鉤,在內部混凝土仍有足夠的工作能力的情況下,用振動錘將臨時套管向上拔出,以保證混凝土不被吊起,并保證所打出的樁是連續的、全斷面的;在拔管過程中,應加入足夠數量的混凝土以補償混凝土的坍落度,并保持在套管內,使套管在拔管過程中,套管底部始終低于混凝土表面,直至套管升至所需的完成度,以克服來自外部地下水或土壤的壓力,并確保樁的斷面不減少或不污染;
(5)施工記錄
抽出套管后的混凝土最終最高水位應按合同規范的要求標稱,打樁機日報表應用于記錄每天打樁活動的詳細情況,并在第二天傳送給工程師;應記錄樁的標識,樁位,設計負荷,樁型,平臺標高或現有地面標高,樁頭高度,套管長度,套管頂部高度,樁的截面標高,混凝土配合料細節以及樁號與混凝土試塊之間的相互關系信息;
對于現場控制和進度,應每天生成報告并提出工作檢查要求,其中應提供有關現場進度的所有信息以及每個單樁的所有相關數據;完成的文件將轉交給顧問,供顧問或客戶代表審查和記錄;養護時間達到要求后進行承載力測試,以滿足設計要求;
(二)樁頭處理
(1)表面處理
樁頭其表面應無任何水泥泡沫、油類、脂類、固化劑和任何其他有害材料,膠劑或粘結混凝土必須用合適的修復砂漿修復; 釘頭和其他可能損壞涂層凸起處必須移除或研磨;表面不規則的地方和氣孔用修補砂漿從混凝土范圍內修復;對表面進行清洗、吸塵,以清除灰塵碎片;
(2)底漆
在使用POLYCOATRBE1000之前涂底漆,用20%清潔水稀釋POLYCOATRBE1000,粉刷為4-6平方/升;
(3)施工處理
在施工前徹底攪拌滾筒,可通過刷、滾筒或刮刀使用;它涂在潮濕的表面上,但要確保不積水;該涂層為2層,每層以1Lt/m2的覆蓋率施用,以提供1000微米的濕膜厚度和600微米的干膜厚度;兩層涂層將產生的總干膜厚度為1.2mm,第二涂層的施工方向是在與第一涂層方向成直角,如果在涂層頂部涂上水泥抹灰或灰泥,那么為了獲得更好的粘合鍵,在涂層仍然濕的時候用干凈的干燥砂涂刷涂層面,涂層在48小時內實現其完全固化;
使用后立即用水清洗所有工具;硬化后涂料只能機械去除;最后全圓樁頭施工20mm厚度水泥砂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江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江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9290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