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箱包用智能防盜開拉鏈智能監測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92706.0 | 申請日: | 2021-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2000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2 |
| 發明(設計)人: | 馬啟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珂迪茲皮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5C13/10 | 分類號: | A45C13/10;A45C13/24;A45C5/14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弘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92 | 代理人: | 馬騰飛 |
| 地址: | 510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箱包 智能 防盜 拉鏈 監測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箱包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箱包用智能防盜開拉鏈智能監測裝置,包括第一箱包外殼和第二箱包外殼,第一箱包外殼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合頁,合頁與第二箱包外殼固定連接,且第一箱包外殼與第二箱包外殼通過合頁轉動連接,所述第一箱包外殼和第二箱包外殼的多側內壁均固定連接有安裝條,安裝條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連接布帶,連接布帶的一側均縫制連接有拉鏈齒,拉鏈齒之間相嚙合,且拉鏈齒的一側插接有同一個拉鎖頭,所述拉鎖頭的一側一體成型有拉塊,拉塊的一側套接有拉片。本發明保證了箱包注重監測功能的同時也保證了拉鎖頭的安全性和防盜效果,提升了智能防盜開拉鏈的使用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箱包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箱包用智能防盜開拉鏈智能監測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在貴重物品或奢侈物品方面的消費能力越來越強,尤其是在外出旅行,許多人將攜帶的貴重或重要物品放在箱包中,這樣既增加外出的舒適性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物品的安全性,為了進一步增加箱包保護物品的安全性,因此,研發一種箱包用智能防盜開拉鏈智能監測裝置。
目前,現有的箱包用智能防盜開拉鏈智能監測裝置,大多存在以下的不足:在使用過程中,過于注重監測功能,從而忽略了拉鏈本身的安全性和防盜效果,影響智能防盜開拉鏈的使用效果,綜上,現有的箱包用智能防盜開拉鏈智能監測裝置大多還不能很好地契合實際需要。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箱包用智能防盜開拉鏈智能監測裝置,主要為解決在使用過程中,過于注重監測功能,從而忽略了拉鏈本身的安全性和防盜效果,影響智能防盜開拉鏈的使用效果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箱包用智能防盜開拉鏈智能監測裝置,包括第一箱包外殼和第二箱包外殼,第一箱包外殼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合頁,合頁與第二箱包外殼固定連接,且第一箱包外殼與第二箱包外殼通過合頁轉動連接,所述第一箱包外殼和第二箱包外殼的多側內壁均固定連接有安裝條,安裝條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連接布帶,連接布帶的一側均縫制連接有拉鏈齒,拉鏈齒之間相嚙合,且拉鏈齒的一側插接有同一個拉鎖頭,所述拉鎖頭的一側一體成型有拉塊,拉塊的一側套接有拉片,拉片的一側分別設有指紋識別器和微型攝像頭,所述拉鎖頭的一側一體成型有兩個連接桿,連接桿的一側滑動連接有滑動板,滑動板的兩端均一體成型有卡頭,且連接桿的一側套接有彈簧,彈簧位于滑動板和拉鎖頭之間,所述安裝條的一側內壁固定連接有兩個卡塊,卡塊的一側均開設有卡孔,卡孔與卡頭相卡接,所述拉鎖頭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電磁鐵,電磁鐵與滑動板相接觸,指紋識別器與電磁鐵電性連接,且卡塊的另一側固定連接有壓力傳感器,所述第一箱包外殼的多側內壁固定連接有同一個隔板,隔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安全箱,安全箱的一側內壁分別固定連接有處理器、無線傳輸模塊、定位芯片和儲存條,且處理器、無線傳輸模塊、定位芯片、儲存條、壓力傳感器、微型攝像頭和指紋識別器電性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拉塊的一側分別設有多個指示燈和多個蜂鳴器,蜂鳴器與處理器電性連接。
在前述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第二箱包外殼的一側嵌接有顯示屏,顯示屏與處理器電性連接。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箱包外殼的一側滑動連接有拉桿,拉桿的一側套接有防滑墊。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箱包外殼和第二箱包外殼的底部均固定連接有兩個萬向輪。
在前述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第二箱包外殼的一側均開設有兩個卡槽,卡槽內卡接有卡板。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板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插接塊,插接塊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同一個防護條。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箱包外殼和第二箱包外殼之間設有插接孔,插接孔與防護條相卡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珂迪茲皮具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珂迪茲皮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9270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