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半明半暗偏壓隧洞埋藏式深層支護的施工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91636.7 | 申請日: | 2021-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2297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9 |
| 發明(設計)人: | 范庭梧;王曉平;龐輝生;羅金貴;孫成賀;曹凱;鞏亦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電基礎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20/02 | 分類號: | E21D20/02;E21D2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能聞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717 | 代理人: | 熊旺 |
| 地址: | 301700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半明半暗 偏壓 隧洞 埋藏 深層 支護 施工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半明半暗偏壓隧洞埋藏式深層支護的施工工藝,偏壓隧洞包括明洞和暗洞,該施工工藝包括:在暗洞的洞壁上基于預設進洞要求開設多個錨固孔;向錨固孔中放入剛性錨固件,剛性錨固件與錨固孔的孔壁之間存在間隙;向錨固孔填入填充料,直至填滿錨固孔,填充料凝固后可與剛性錨固件結合形成隧洞支護,以支護隧洞。本發明可解決偏壓隧洞洞身段、側邊墻深層支護問題,并解決因爆破作業震動而損壞支護措施導致的支護措施失效,進而引發隧洞邊墻變形及塌方等工程領域中常見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利水電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半明半暗偏壓隧洞埋藏式深層支護的施工工藝。
背景技術
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時常需要在山體中建造隧洞。由于地質構造及進出洞口自然地形不對稱等原因,隧洞常會出現偏壓情況,此時隧洞的結構受力復雜,為了保證地下結構施工及周邊環境的安全,需采用支護措施保證隧洞的穩定。
目前常見的隧洞建造方法有暗挖法、明挖法及半明半暗法。其中,采用半明半暗法開設偏壓隧洞時,進洞時常見的支護措施為在套拱上增設管棚,并在應力集中的邊墻設置錨桿或小導管。以上這些支護措施只能實現淺層支護,在隧洞開挖過程中,邊坡可能會因為坡腳開挖而發生結構變形,進而出現塌方現象。此外,在隧洞進洞開挖采用爆破作業后,爆破作業產生的震動可能會損壞支護措施,導致支護措施失效,進而引發隧洞洞身全斷面變形,乃至引發隧洞大面積塌方。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半明半暗偏壓隧洞埋藏式深層支護的施工工藝,旨在解決當前隧洞施工支護不到位,易引發塌方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半明半暗偏壓隧洞埋藏式深層支護的施工工藝,所述偏壓隧洞包括明洞和暗洞,該施工工藝包括:
在所述暗洞的洞壁上基于預設進洞要求開設多個錨固孔;
向所述錨固孔中放入剛性錨固件,所述剛性錨固件與所述錨固孔的孔壁之間存在間隙;
向所述錨固孔填入填充料,直至填滿所述錨固孔,所述填充料凝固后可與所述剛性錨固件結合形成隧洞支護,以支護隧洞。
可選地,在所述暗洞的洞壁上基于預設進洞要求開設多個錨固孔之前,所述工藝還包括:
探測所述暗洞的洞壁側的地質條件;
根據所述地質條件確定錨固孔的造孔區域、造孔深度、造孔數量及造孔密度。
可選地,在所述暗洞的洞壁上基于預設進洞要求開設多個錨固孔,包括:
自所述暗洞的洞壁起,向斜下方開設錨固孔。
可選地,所述錨固孔的軸線與水平面的夾角不小于2°,且不大于8°;和/或所述錨固孔的深度不小于8米,且不大于15米。
可選地,所述剛性錨固件包括錨筋束;
向所述錨固孔中放入剛性錨固件,包括:
自所述錨固孔的孔口插入所述錨筋束,并校準所述錨筋束的位置,以使所述錨筋束與所述錨固孔的軸線基本保持同軸。
可選地,校準所述錨筋束的位置,包括:
沿所述錨筋束的長度方向,在所述錨筋束間隔設置多個對中支架;所述對中支架包括多個抵接臂,所述多個抵接臂環設于所述錨筋束的周側,所述多個抵接臂可與所述錨固孔的孔壁相抵接,以使所述錨筋束與所述錨固孔的軸線基本保持同軸。
可選地,所述錨筋束的長度與所述錨固孔的深度的比值不小于0.7且不大于0.9。
可選地,向所述錨固孔填入填充料,直至填滿所述錨固孔,包括:
在錨固孔的孔口處設置孔塞,所述孔塞上設有第一避位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電基礎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水電基礎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9163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