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采用紅外光電的弦樂器拾音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89139.3 | 申請日: | 2021-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085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17 |
| 發明(設計)人: | 吳彤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彤 |
| 主分類號: | G10H3/18 | 分類號: | G10H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盧正偉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采用 紅外 光電 弦樂器 音系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采用紅外光電的弦樂器拾音系統,可以解決現有的弦樂器拾音信號不純,噪聲大的問題,其包括固定座、紅外發射管、紅外接收管和琴弦,固定座設有若干組,其單體之間相互貼合,固定座的兩端呈對稱設置有通孔結構,兩通孔結構的內部分別對應穿設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的頂部對應設置有琴弦,本發明采用紅外線光電技術,監視每條琴弦的震動,能適用任何材質的琴弦,直接把震動轉化為電信號,再經過電子電路進行信號調節處理,輸出理想的音頻信號,能適用任何材質的琴弦之外,還能免除外界的磁場、噪聲與燈光的干擾,更有效把震源轉換為音頻電信號,使得信號更純噪聲更低,音色風格也區別于傳統拾音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弦樂器拾音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采用紅外光電的弦樂器拾音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的吉他、貝司、尤克里里的拾音系統主要區分三大類型,分別是電磁拾音器、壓電拾音和振膜拾音的方式;
普遍用在電吉他上的電磁拾音器,是通過鋼弦切割磁感線產生磁場變化使線圈產生交變電流發生音頻信號;存在問題與缺點如下,1.琴弦材質必須為導磁的鋼弦,不能使用非導磁的材質;2.電磁拾音器自身的此貼會吸著琴弦,對琴弦共振延音有影響;3.會受到外界周邊的磁力干擾,所以電吉他放大器系統通常會有比較大的噪聲。
壓電拾音器廣泛用于民謠吉他、靜音吉他之上,通過壓電陶瓷片把琴身震動轉化為電信號,缺點是輸出信號微弱,音色普片生硬,電音味道濃。
振膜拾音器也普片用在民謠電箱吉他上,該種拾音器就跟麥克風差不多,可以說是把麥克風裝在民謠吉他內部,琴弦震動產生的聲音經過空氣傳播到振膜再轉化為電信號,缺點是容易受外界的聲音干擾。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采用紅外光電的弦樂器拾音系統,區別于傳統弦樂器的拾音技術,采用紅外線光電技術,監視每條琴弦的震動,能適用任何材質的琴弦,直接把震動轉化為電信號,而不像傳統拾音器那樣經過聲音、共振、磁力變換來拾取聲音,再經過電子電路進行信號調節處理,輸出理想的音頻信號,采用紅外線光電技術,更有效把震源轉換為音頻電信號,使得信號更純噪聲更低。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采用紅外光電的弦樂器拾音系統,包括固定座、紅外發射管、紅外接收管和琴弦,所述固定座設有若干組,其單體之間相互貼合,所述固定座的兩端呈對稱設置有通孔結構,兩所述通孔結構的內部分別對應穿設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所述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的頂部對應設置有琴弦。
所述固定座單體之間呈橫向等間距貼合設置有若干組,且每組所述固定座分別對應1根琴弦。
所述固定座單體之間呈豎向貼合設置有2組,且2組所述固定座與1根琴弦之間對應設置。
進一步,所述琴弦與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之間呈一一對應設置,且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關于琴弦對稱傾斜設置。
所述固定座呈凹形狀結構,其單體之間呈橫向錯開貼合設置有若干組,且每組所述固定座分別對應1根琴弦。
所述固定座的凹口內設置有琴弦,并位于琴弦的兩端分別對應貫穿有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
應用于所述弦樂器拾音系統的電路結構,包括三極管半橋放大單元、信號輸出單元和DSP單元,所述三極管半橋放大單元、信號輸出單元和DSP單元之間依次向末端連接,所述三極管半橋放大單元連接接收端,且接收端的外界連接有發射端。
如上所述的一種采用紅外光電的弦樂器電路結構,所述接收端為紅外接收單元,所述發射端為紅外發射單元。
如上所述的一種采用紅外光電的弦樂器電路結構,所述接收端為由正半周接收單元和負半周接收單元構成的紅外接收單元,所述發射端為由正半周發射單元和負半周發射單元構成的紅外發射單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彤,未經吳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8913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