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銅排與接線端子柔性連接卡夾及控制器三相銅排連接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88234.1 | 申請日: | 2021-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5186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8 |
| 發明(設計)人: | 韓剛;王德順;舒海斌;徐剛;祁紅發 | 申請(專利權)人: | 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4/48 | 分類號: | H01R4/48;H01R9/24;H01R13/24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鴻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漢市***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接線 端子 柔性 連接 控制器 三相 結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銅排與接線端子柔性連接卡夾及控制器三相銅排連接結構。該卡夾包括卡夾主體和外殼,卡夾主體用于彈性夾緊相互貼合的銅排和接線端子,外殼呈倒置的U形,罩設在卡夾主體的外側,外殼兩側底端均向內側延伸設置有凸緣,凸緣用于分別與銅排和接線端子表面的凹槽嵌合。該控制器三相銅排利用上述卡夾固定連接控制器三相銅排和電機出線端子。通過卡夾主體的彈性變形力提供銅排與出線端子間的接觸力,實現控制器三相銅排與電機出線端子的柔性連接,規避螺栓擰緊連接產生的裝配過盈或過裝配間隙現象,消除控制器三相銅排變形,以及銅排主體與包塑件之間產生的間隙,使連接更加可靠、穩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機接線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銅排與接線端子柔性連接卡夾及控制器三相銅排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新能源產品的發展對產品位置精度要求也在不斷增高,而傳統電驅動系統中電機控制器三相銅排采用注塑結構將銅排預埋到塑料類材料當中,控制器銅排相對箱體的位置精度較低。同時為了連接電機與控制器三相銅排,常常也在電機側使用塑料絕緣類接線座,其相對于電機本體的位置誤差也較大。這就導致常規電機與電機控制器三相連接會產生一定的裝配過盈或過裝配間隙,在常規硬連接裝配完成后受螺栓預緊和裝配誤差影響,控制器銅排前端會產生一定變形,同時控制銅排根部與包塑件之間會產生一定的間隙,此變形若控制不當會產生較大接觸熱阻,帶來一定產品燒毀隱患,部分的間隙提供了水霧或油霧進入的可能,增加控制器內部短路風險。
如圖4所示,為現有的通過螺栓連接控制器三相銅排3和電機出線端子4的直角接線端子的示意圖,銅排與接線端子上均預留有接線孔,二者相互貼合后通過螺栓固定在電機接線座6上,安裝緊固時存在應力集中和變形問題,另外銅排水平布置,占用空間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銅排與接線端子柔性連接卡夾及控制器三相銅排連接結構,通過卡夾彈性夾緊銅排與接線端子,使二者柔性貼合固定,消除銅排相對電機位置精度差和現有技術的螺栓硬連接產生的影響,避免銅排裝配后變形以及間隙的產生,使連接誒更加可靠、穩定。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一種銅排與接線端子柔性連接卡夾,包括卡夾主體和外殼,所述卡夾主體包括一個基部和一對從所述基部的兩邊向下延伸形成的側壁,所述卡夾主體用于彈性夾緊相互貼合的所述銅排和所述接線端子,所述外殼呈倒置的U形,罩設在所述基部和所述側壁的外側,所述外殼兩側底端均向內側延伸設置有凸緣,所述凸緣用于分別與銅排和接線端子表面的凹槽嵌合。
在上述柔性連接卡夾結構中,將接線端子與銅排的表面相互貼合,然后將卡扣夾在二者的搭接貼合部位,通過兩個側壁的彈性變形張開提供夾緊力,使接線端子與銅排具有一定接觸壓力,相互貼合固定,實現柔性連接,能夠隔振、減噪,調整安裝誤差,防止位移損壞銅排。同時,外殼的底端凸緣,分別從兩側嵌入到被夾持面上的凹槽部位,確保不會發生松脫,從而使卡夾柔性連接更加牢固可靠,也將各個銅排隔開獨立連接,相互之間不會產生影響。
作為本發明柔性連接卡夾的改進,兩個所述側壁的底端相互靠攏,且均向外側彎折延伸形成導向部,所述導向部的主體兩側均向內側延伸形成第一彈片。兩個所述導向部組成八字形的夾口,八字形的夾口具有導向作用,安裝方便。夾持時,第一彈片的變形不僅將帶動導向部有一定的旋轉張開夾口變形趨勢,使夾持操作省力方便,而且將始終夾緊在被夾持件上,增大夾緊力,增強柔性連接的可靠性。
作為本發明柔性連接卡夾的進一步改進,兩個所述側壁的中部均設置有第二彈片,所述第二彈片的一端與所述側壁的底部連接,所述第二彈片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基部延伸并翹起,與所述側壁平面內側形成間隙。第二彈片變形較大,進一步增大夾持時候的夾緊力,能夠保證銅排與接線端子有一定的接觸力,使柔性連接卡夾,夾持穩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8823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