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生物特征感測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987210.4 | 申請日: | 2021-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7345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30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碩宏;謝尚瑋 | 申請(專利權)人: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V40/13 | 分類號: | G06V40/13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黃艷;鄭特強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物 特征 裝置 | ||
一種生物特征感測裝置以及生物特征感測群體,生物特征感測裝置包括感測元件層、第一遮光層以及第二遮光層。第一遮光層設置于感測元件層上且包括第一孔洞以及第一遮光部,第一孔洞具有的孔寬為Wn,且第一遮光部具有的寬度為Gn。第二遮光層設置于第一遮光層上且包括第二孔洞以及第二遮光部。第一遮光部與第二遮光部之間的距離為Hsubgt;n/subgt;。第二孔洞的中心軸與光線夾設的夾角為α,且0°α60°。當?shù)诙锥吹闹行妮S與對應的第一孔洞的中心軸重疊時,Wn、Gn、Hsubgt;n/subgt;與α符合式1:2Hsubgt;n/subgt;*│tan(α)│≤(2Gn+Wn)。當?shù)诙锥吹闹行妮S與對應的第一孔洞的中心軸不重疊時,Wn、Gn、Hsubgt;n/subgt;與α符合式2:2Hsubgt;n/subgt;*│tan(α)│≤(Gn+Wn)。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感測裝置,且特別涉及一種生物特征感測裝置以及生物特征感測群體。
背景技術
近年來,包括有生物識別系統(tǒng)(例如指紋或虹膜)的生物特征感測裝置被大量應用于便攜式電子裝置中。以屏下光學感測器為例,其為將微型光學成像裝置設置于便攜式電子裝置的屏幕下方,通過屏幕的部分透光區(qū)域獲取按壓于屏幕上方的物體的圖像。
為了能成功識別生物特征,生物特征感測裝置一般會配至有光機結構層,以聚焦入射光且提高其準直性;然而,在元件之間的間距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而越來越小的情況下,光學串擾(crosstalk)現(xiàn)象仍無可避免地產(chǎn)生,此將造成感測的影像分辨率較差。再者,在大量的生物特征感測裝置于母板上制成時,位于母板邊緣的生物特征感測裝置易產(chǎn)生工藝偏移,使得光學串擾現(xiàn)象更易發(fā)生于此生物特征感測裝置中。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生物特征感測裝置,其可避免光學串擾現(xiàn)象的發(fā)生而具有良好的識別性能。
本發(fā)明的生物特征感測裝置包括感測元件層、第一遮光層以及第二遮光層。感測元件層設置于基板上且包括用以感測光線的多個感測元件。第一遮光層設置于感測元件層上且包括多個第一孔洞,其中多個第一孔洞中的至少一者具有的孔寬為Wn,相鄰的兩個第一孔洞之間具有第一遮光部,且第一遮光部具有的寬度為Gn。第二遮光層設置于第一遮光層上且包括多個第二孔洞,其中相鄰的兩個第二孔洞之間具有第二遮光部,且第二遮光部與第一遮光部對應。在基板的法線方向上,第一遮光部與第二遮光部之間的距離為Hn,其中多個第二孔洞中的一者的中心軸與光線夾設的夾角為α,且0°α60°。當多個第二孔洞中的一者的中心軸與所對應的多個第一孔洞中的一者的中心軸重疊時,Wn、Gn、Hn與α符合式1:2Hn*│tan(α)│≤(2Gn+Wn)。當多個第二孔洞中的一者的中心軸與所對應的多個第一孔洞中的一者的中心軸不重疊時,Wn、Gn、Hn與α符合式2:2Hn*│tan(α)│≤(Gn+Wn)。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生物特征感測群體,其包括的生物特征感測裝置皆可避免光學串擾現(xiàn)象的發(fā)生而具有良好的識別性能。
本發(fā)明的生物特征感測裝置包括基板、感測元件層、第一遮光層以及第二遮光層。基板具有第一區(qū)域以及第二區(qū)域,其中第二區(qū)域鄰近于基板的邊緣,且第一區(qū)域遠離基板的邊緣。感測元件層設置于基板上且包括用以感測光線的多個感測元件。第一遮光層設置于感測元件層上且包括多個第一孔洞,且相鄰的兩個第一孔洞之間具有第一遮光部。第二遮光層設置于第一遮光層上且包括多個第二孔洞,其中相鄰的兩個第二孔洞之間具有第二遮光部,且第二遮光部與第一遮光部對應。位于第一區(qū)域的多個第二孔洞中的一者的中心軸與所對應的多個第一孔洞中的一者的中心軸重疊,且位于第二區(qū)域的多個第二孔洞中的一者的中心軸與所對應的多個第一孔洞中的一者的中心軸不重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8721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彈力可調蹦床
- 下一篇:一種基于色彩分布學習的街景圖像評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