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濕地水生態修復及污水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987063.0 | 申請日: | 2021-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204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31 |
| 發明(設計)人: | 龍其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柏濤環境藝術設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 |
| 代理公司: | 杭州麥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397 | 代理人: | 夏一鳴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濕地 水生 修復 污水處理 方法 | ||
1.一種濕地水生態修復及污水處理方法,包括漂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板頂部設有供氣設備,所述漂浮板兩側邊上下貫穿且固定有密封套筒,所述密封套筒內上下貫穿設有能上下滑動的曝氣管,所述曝氣管外表面設有曝氣孔,所述曝氣管的頂部與所述供氣設備相連接,所述曝氣管外表面與所述密封套筒內壁緊密相抵接;
所述曝氣管底部安裝有箱體,所述箱體內上下貫通有通孔,所述曝氣管底端與所述箱體固定且密封安裝并與所述通孔頂部連通,所述通孔內設有能滑動的伸縮管道,所述伸縮管道一側設有能帶動所述伸縮管道往復升降的第一氣動組件,所述伸縮管道不斷往復運動,能間歇插入淤泥內進行曝氣,所述箱體兩側均轉動連接有滾輪,所述箱體內兩側設有分別帶動兩側所述滾輪滾動的第二氣動組件,所述箱體底部朝向兩側所述滾輪的兩側均設有能上下滑動的滑動板,兩側所述滑動板底部共同固定安裝有環繞于所述伸縮管道的環形板;
所述環形板外圓周內安裝有氣囊,所述第一氣動組件、所述第二氣動組件以及所述氣囊均與所述供氣設備連接;
所述方法包括:首先通過滾輪在淤泥中行進,通過供氣設備向曝氣管內供應氣體,進而通過曝氣孔對水進行曝氣,同時通過伸縮管道一邊移動一邊間歇插入淤泥內,為淤泥內進行曝氣,能對淤泥進行較為柔和的曝氣,避免對淤泥內和水中的生物造成損害,在行進過程中,漂浮板始終漂浮在水面上,曝氣管能根據水的深淺自適應在密封套筒內上下移動,當滾輪在行進過程中陷入淤泥內而無法行進時,控制環形板下降并將箱體頂起,進而將滾輪從淤泥中移出,若環形板也陷入淤泥中,進而對氣囊內進行充氣,氣囊膨脹后將周圍的淤泥頂開,并利用氣囊的浮力將箱體抬起,進而將環形板和滾輪從淤泥中移出。
2.根據權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種濕地水生態修復及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氣設備頂部固定有分流管接頭,所述分流管接頭兩個出氣口分別與兩側所述曝氣管頂部通過軟管連接,所述滾輪外圓周環形陣列且固定有劃水板。
3.根據權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種濕地水生態修復及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氣動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通孔一側的往復腔,所述伸縮管道外表面一端固定有在所述往復腔內滑動的往復板,所述往復板與所述往復腔壁面通過第一彈簧連接,所述往復腔一側連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頂部穿過所述漂浮板并與所述供氣設備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種濕地水生態修復及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氣動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箱體內鄰近兩側所述滾輪的兩個動力腔,兩側所述動力腔內均轉動設有驅動軸,所述驅動軸一端與同側所述滾輪圓心固定連接,所述驅動軸位于所述動力腔內的部分外圓周環形陣列有葉片,所述葉片的周邊與所述動力腔內壁密封,所述動力腔一側開設有進氣通道。
5.根據權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種濕地水生態修復及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氣動組件還包括設置于所述通孔兩側的氣壓腔,兩側所述滑動板頂部伸入所述氣壓腔內并固定有下壓板,所述下壓板能在所述氣壓腔密封滑動,所述下壓板與所述氣壓腔內壁之間固定有第二彈簧,所述氣壓腔頂部連通有泄壓管道,所述泄壓管道一端與所述進氣通道連通,所述泄壓管道內安裝有組合閥體。
6.根據權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種濕地水生態修復及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閥體由限壓閥和單向閥組成。
7.根據權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種濕地水生態修復及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腔一側開設有排氣口,所述排氣口內安裝有第一閥體,所述箱體頂部安裝有兩個分別與兩側所述進氣通道頂部連通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頂部與所述供氣設備連接,所述環形板上固定連接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一端與所述氣囊的進氣口連接,所述第三管道另一端與所述供氣設備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種濕地水生態修復及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氣設備兩側邊均安裝有一個第二閥體、兩個第三閥體和一個第四閥體,兩側所述第一管道頂部分別與兩側所述第二閥體連接,所述供氣設備任意一側的兩個所述第二管道頂部分別與同側兩個所述第三閥體連接,兩側所述第三管道頂部分別與兩側所述第四閥體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 8 所述的一種濕地水生態修復及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氣設備能分別通過所述第二閥體、所述第三閥體與所述第四閥體給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與所述第三管道供氣,所述第三閥體具有壓力檢測功能,能檢測所述第二管道內的氣壓,所述第二閥體與所述第四閥體能進行輸氣和排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柏濤環境藝術設計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柏濤環境藝術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8706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