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制造具有嵌入箔的鏡片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86968.6 | 申請日: | 2021-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728960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03 |
| 發明(設計)人: | L·考納;R·阿內特;D·派特羅斯基 | 申請(專利權)人: | 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C7/02 | 分類號: | G02C7/02;G02B1/10;B29C6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茅翊忞 |
| 地址: | 加拿大新***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造 具有 嵌入 鏡片 方法 | ||
生產一種具有嵌入箔的鏡片,包括以下步驟:提供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提供功能箔,將功能箔定位并附連(10)在第一模具上,將第二模具相對于第一模具對準(20),密封(30)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間的模具腔,并將可固化單體混合物填充(50)到模具腔中,其中,或者在對準步驟之前加熱模具或者在密封步驟之后加熱模具,并且隨后的填充步驟(50)使用加熱的單體進行,或者模具的加熱在UV可固化單體的填充步驟(50)之后進行,然后是加熱的UV可固化單體混合物在模具腔內的UV固化步驟(60)。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制造具有嵌入功能膜的鏡片的方法,包括具有附連膜的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密封元件和UV可固化單體混合物。
背景技術
WO 2018/087011描述了一種制造具有嵌入功能箔的鏡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第一模具,提供第二模具,提供箔,在距第一模具預定距離處定位并附連箔,將第二模具相對于第一模具對準,密封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間的模具腔,將可固化單體混合物填充到模具腔中,然后在加熱的模具腔內對加熱的UV可固化單體混合物進行UV固化步驟。
US 6,572,794公開了一種制造光致變色模制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用光聚合單體組合物填充模具,光聚合單體組合物包含能夠在UV照射下著色的光致變色化合物、光聚合單體和光引發劑;將組合物預熱至在隨后的光聚合步驟期間減少或防止光致變色化合物著色的溫度;在用包括UV部分和UV-可見光部分的光的照射下使組合物光聚合。在UV照射下的聚合速率增加。
坎托羅(Cantoro)等人曾在“預固化溫度對自酸蝕和自粘樹脂粘合劑的粘合潛力的影響(Effect of pre-cure temperature on the bonding potential of self-etchand self-adhesive resin cements)”,牙科材料,24(2008)577-583中報道,在用于牙科應用的UV固化前預熱時,UV固化甲基丙烯酸酯基樹脂的粘合強度得到顯著提高。
發明內容
將功能性膜嵌入到諸如眼科鏡片之類的鑄造元件中伴隨著許多技術問題,而可能會出現兩個主要問題:
鏡片材料與功能膜之間的粘附力不足??梢酝ㄟ^表面處理、比如等離子體或電暈活化、VUV處理或底層涂料的應用來提高功能性膜的粘附力,但特別是對于薄鏡片,粘附力可能仍然不夠強。在現有技術中,由于導致厚鏡片部分的溫升高于薄鏡片部分的放熱反應熱,在厚鏡片部分通過表面處理獲得更好的粘附。
將功能性薄膜引入鏡片材料時遇到的第二個問題是形成指狀或薩夫曼-泰勒(Saffman-Taylor)不穩定性,從而導致外觀(cosmetic)缺陷。對于鏡片厚度有局部差異的指定鏡片來說,這尤其成問題;那么在聚合階段,當液態單體層仍存在于膜表面處時,膜與鏡片材料的界面可能會出現外觀缺陷,而大部分鏡片體積已經固化為固態。隨著固化,單體收縮,并且鏡片厚部分處的絕對收縮率更高。這導致在鏡片的固化的大部分材料和嵌入的膜之間的靜止液體界面處的拉力效應,并且氣體在該液態膜中突出,導致類似花朵或雪花的指狀或薩夫曼-泰勒不穩定性缺陷。
本發明基于這樣的認識,即當前制造的鏡片質量不足是由于使用傳統的固化方法從冷的環境溫度單體開始。當固化過程不是使用預加熱的UV固化單體來嵌入功能膜時,發現指狀或薩夫曼-泰勒不穩定性相關的外觀缺陷減少,并且功能膜到然后固化的單體的粘附力大大增強。
一種用于生產根據本發明的具有嵌入箔的鏡片的方法包括以下初始準備步驟:提供第一模具、提供第二模具、提供功能箔、將功能箔定位并附連在第一模具上、使第二模具相對于第一模具對準、密封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間的模具腔、并將可固化單體混合物填充到模具腔中。該方法包括加熱步驟。該加熱步驟可以通過客觀上達到相同的效果的若干替代方案來實現。這些是:
(A)在執行對準步驟之前,將模具加熱到模具溫度Tcv,a,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8696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