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燃燒機用工業用油的生產配方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86831.0 | 申請日: | 2021-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8372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陳耀升;胡旭軍;胡靈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百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L1/02 | 分類號: | C10L1/02;C10L1/04;C10L1/10;C10L1/12;C10L1/185;C10L1/224;C10L1/23;C10L1/26;C10L1/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燃燒 用工 業用油 生產 配方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燃燒機用工業用油的生產配方及制備方法,將高碳醇60份、裂解常柴油10份、三乙醇胺5份、二茂鐵0.03份、助燃劑0.01份、增氧劑0.05份、分散劑0.1份、阻焦劑0.1份、固硫劑0.35份混合攪拌均勻得到燃燒機用工業用油成品。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以高碳醇、裂解常柴油、三乙醇胺為原料,加入二茂鐵以及助燃劑、增氧劑、分散劑、阻焦劑、固硫劑,攪拌均勻后制成,具有原料價格低廉,成品硫氮含量低,熱值高、閃點適中、灰分含量低,機械雜質少等特點,而且可以適用于柴油機、鍋爐、加熱爐、冶金爐以及其他工業爐,使用范圍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燃料油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燃燒機用工業用油的生產配方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燃燒機用工業用油又稱燃料油,其性質主要取決于原油本性以及加工方式,而決定燃料油品質的主要規格指標包括粘度(Viscosity),硫含量(Sulfur Content),傾點(Pour Point)等供發電廠等使用的燃料油還對釩(Vanadium)、鈉(Sodium)含量作有規定
大部分石油產品均可用作燃料,但燃料油在不同的地區卻有不同的解釋。歐洲對燃料油的概念一般是指原油經蒸餾而留下的黑色粘稠殘余物,或它與較輕組分的摻和物,主要用作蒸汽爐及各種加熱爐的燃料或作為大型慢速柴油燃料及作為各種工業燃料。但在美國則指任何閃點不低于37.8℃的可燃燒的液態或可液化的石油產品,它既可以是殘渣燃料油(Residual Fuel Oil,亦稱Heavy Fuel Oil)也可是餾分燃料油(Heating Oil)。餾分燃料油不僅可直接由蒸餾原油得到(即直餾餾分),也可由其它加工過程如裂化等再經蒸餾得到。
燃料油消費的主要方式是以燃燒加熱為主,少量用于制氣原料,具有較強的節約和替代潛力。燃料油消費主要集中在發電、交通運輸、冶金、化工、輕工等行業,其中電力行業的用量最大,占消費總量的32%,其次是石化行業,主要用于化肥原料和石化企業的燃燒,占消費總量的22%。現有的燃料油往往熱值不高,硫氮含量較高,使用起來不僅污染環境,其燃燒產生的熱量也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燃燒機用工業用油的生產配方及制備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包括以下百分比重量的原料:高碳醇60-70份、裂解常柴油10-20份、三乙醇胺5-10份、二茂鐵0.03-0.05份、助燃劑0.01-0.03份、增氧劑0.05-0.1份、分散劑0.1-0.15份、阻焦劑0.1-0.2份、固硫劑0.35-0.45份。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助燃劑為乙烯基甲醚或環烷酸鹽。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增氧劑為異丙基過氧化氫。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分散劑為硬脂酰胺或乙烯基雙硬脂酰胺。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阻焦劑為十二烷基苯磺酸鈉、二苯氧磷和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堿中的一種或多種。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固硫劑為石灰石或氫氧化鈣。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其制備流程如下:
步驟一:向混合釜內加入高碳醇、裂解常柴油、三乙醇胺、分散劑在常溫下持續攪拌0.5-1.5h,充分混合均勻;
步驟二:將反應釜升溫至40-45℃,加入助燃劑、增氧劑繼續攪拌20-30min后,冷卻至室溫;
步驟三:向步驟二中的混合物中加入二茂鐵、阻焦劑、固硫劑,持續攪拌2-4h,靜置4h后再持續攪拌0.5-1h,即可得到成品燃燒機用工業用油。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步驟一、二、三中反應釜的攪拌速率不高于120r/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百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百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8683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