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石墨高導熱膜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986542.0 | 申請日: | 2021-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2071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9 |
| 發明(設計)人: | 吳相福;陳香萍;田家利;鄧達琴;范亞靜;洪文晶;李海航;李江標;劉春根;鄧聰秀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寧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35/532 | 分類號: | C04B35/532;C04B35/622;C04B35/63;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廈門原創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郭金華 |
| 地址: | 336000 江西省宜春市***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石墨 導熱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石墨高導熱膜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將聚酰亞胺樹脂、分散劑、溶劑、石墨、氯化鈉混合配置成石墨分散液;將CNTs、石墨烯、分散劑、聚酰亞胺樹脂、溶劑混合配置成CNTs/石墨烯分散液;S2,將石墨分散液球磨,過濾后涂布成石墨膜,烘干定型;再將石墨膜用蒸餾水浸泡,除去氯化鈉,得到帶有空孔的石墨膜骨架;S3,將CNTs/石墨烯分散液涂布到石墨膜骨架上,在石墨膜骨架的平面下進行向下抽氣5?10min,烘干定型,在氮氣氣氛中石墨化,得到所述石墨高導熱膜。該石墨高導熱膜的導熱系數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石墨高導熱膜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導熱膜制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5G通訊的鋪開,對具有優異性能的散熱材料的需求也愈發迫切。傳統的散熱材料是銅、銀、鋁之類的高導熱的金屬,但是隨著電子元器件發熱量的提高,已無法滿足微電子產品的需要。石墨膜具有更高的導熱性,在微電子封裝和集成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但是,天然石墨膜的導熱系數一般不超過400W(M.K)-1,還有易于掉粉等缺點,無法很好滿足市場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石墨高導熱膜及其制備方法,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石墨高導熱膜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聚酰亞胺樹脂、分散劑、溶劑、石墨、氯化鈉混合配置成石墨分散液;將CNTs、石墨烯、分散劑、聚酰亞胺樹脂、溶劑混合配置成CNTs/石墨烯分散液;
S2,將石墨分散液球磨,過濾后涂布成石墨膜,烘干定型;再將石墨膜用蒸餾水浸泡,除去氯化鈉,得到帶有空孔的石墨膜骨架;
S3,將CNTs/石墨烯分散液涂布到石墨膜骨架上,在石墨膜骨架的平面下進行向下抽氣5-10min,烘干定型,在氮氣氣氛中石墨化,得到所述石墨高導熱膜。
作為進一步改進的,所述石墨分散液包括聚酰亞胺樹脂20-25份、分散劑0.5-1.5份、溶劑28.5-49.5份、石墨10-15份、氯化鈉20-30份。
作為進一步改進的,所述CNTs/石墨烯分散液包括CNTs10-13份、石墨烯5-9份、分散劑1.5-3份、聚酰亞胺樹脂20-25份、溶劑50-63.5份。
作為進一步改進的,所述溶劑為DMF或乙醇。
作為進一步改進的,所述分散劑為ByK-190、HY-268、XFZ22中的一種或多種。
作為進一步改進的,所述球磨的轉速為1600-2000r/min,球磨時間為0.5-1.5h。
作為進一步改進的,步驟S2中,所述烘干的溫度為75-85℃,時間40-50min。
作為進一步改進的,步驟S3中,所述烘干的溫度為65-75℃,時間為50-70min。
作為進一步改進的,所述石墨化的石漠化溫度為以5-6℃/min的升溫速度將溫度升至2500-3000℃,保溫55-65min,并以4-5℃/min的速度降溫到950-1050℃,之后自然冷卻室溫。
一種上述方法制備的石墨高導熱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制備的石墨高導熱膜,通過添加氯化鈉,定型后用水除去氯化鈉,得到帶有空孔結構的石墨導熱膜骨架,再填充CNTs/石墨烯,CNTs可以穿插在空孔中,增加導熱膜的結構強度,同時又具有高導熱特性,石墨烯屬于片層結構,可以更好有效的傳導熱量。
本發明還進行了石墨烯、CNTs定向排列,使得制備出來的石墨導熱膜抗拉強度>60MPa,導熱率>1700W/(m·K)。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寧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大學,未經江西寧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8654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