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套種模式防控澳洲堅果主要病蟲害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985475.0 | 申請日: | 2021-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752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鵬;袁瑞玲;白海東;楊建榮;馮丹;王藝璇;杜春花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G13/00 | 分類號: | A01G13/00;A01G22/25;A01C1/00;A01C1/06;A01G17/00;A01N61/00;A01N55/02;A01N43/12;A01N45/00;A01N43/90;A01P1/00;A01P3/00;A01P21/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張亦凡 |
| 地址: | 650000 ***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套種 模式 澳洲 堅果 主要 病蟲害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病蟲害生物防治領域,具體公開一種澳洲堅果蟲害生物防治方法,于5年生澳洲堅果林中套種白魔芋,包括以下步驟:選取不小于500g的白魔芋種,要求球莖表皮粗糙,色澤較深,芽體飽滿;將選取的白魔芋種置于赤霉素和6?BA中浸泡2h;澳洲堅果的種植密度為每畝25?35棵,白魔芋的播種密度為每畝200?300個,將浸泡后的白魔芋種分別于1月下旬和3月中旬,各50%播種于澳洲堅果林下,每株白魔芋底部施加不少于200g農家肥,頂部覆蓋3?5cm遮陽物,本發明通過使用白魔芋和澳洲堅果套種,通過白魔芋生理特性達到防控澳洲堅果病蟲害的效果,且不會像傳統農藥防治一樣造成農藥殘留,通過該方法,澳洲堅果的優果率達到了80%以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病蟲害生物防治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套種模式防控澳洲堅果主要病蟲害的方法。
背景技術
澳洲堅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套種模式防控澳洲堅果主要病蟲害的方法,以減少澳洲堅果病蟲害的發生,和農藥的使用。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套種模式防控澳洲堅果主要病蟲害的方法,于5年生澳洲堅果林中套種白魔芋,包括以下步驟:
S1:選取不小于500g的白魔芋種,要求球莖表皮粗糙,色澤較深,芽體飽滿;
S2:將選取的白魔芋種置于赤霉素和6-BA中浸泡2h,赤霉素濃度為100mg/L,6-BA的濃度為150mg/L;
S3:澳洲堅果的種植密度為每畝25-35棵,白魔芋的播種密度為每畝200-300個,將浸泡后的白魔芋種分別于1月下旬和3月中旬,各50%播種于澳洲堅果林下,白魔芋與澳洲堅果樹干的間距不少于60cm,白魔芋間的株距不少于50cm,栽培深度為15-20cm,每株白魔芋底部施加不少于200g農家肥,頂部覆蓋3-5cm遮陽物。
佛焰苞花序是天南星科植物特有的花序結構,該花序結構與其傳粉甲蟲之間存在高度的適應進化關系: 首先,開花時通常會形成一個密閉的腔室,為甲蟲提供一個在其中進行取食、求偶和交配等行為的隱蔽場所; 其次,開花時通過視覺和嗅覺信號共同模擬甲蟲生活的場所以吸引它們,視覺信號通常為模擬尸斑、糞便等的深紫紅色、棕黃色,嗅覺信號主要是通過釋放主要化學成分為硫化物、吲哚、苯酚和萜烯類等化合物的惡臭氣味,模擬腐尸、排泄物、真菌等,此外,天南星科植物花序內的雌雄蕊具有異熟的特性,在雌蕊成熟時吸引甲蟲前來訪問,然后通過花序的結構設計成各種陷阱或通過食物誘困甲蟲24 h 左右,直到雄蕊成熟,甲蟲攜帶花粉才能離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未經云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8547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接頭能使用的盤拉圓管模具
- 下一篇:疊合預制雙層管片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