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學鏡頭及成像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985041.0 | 申請日: | 2021-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3367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9 |
| 發明(設計)人: | 曾昊杰;于笑枝;曾吉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聯益光學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3/00 | 分類號: | G02B13/00;G02B1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學 鏡頭 成像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光學鏡頭及成像設備,該光學鏡頭沿光軸從物側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光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鏡,其物側面為凸面、像側面在近光軸處為凸面或凹面;具有負光焦度的第二透鏡,其物側面為凸面、像側面為凹面;具有負光焦度的第三透鏡,其物側面為凹面、像側面在近光軸處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鏡,其物側面為凹面、像側面為凸面;具有負光焦度的第五透鏡,其物側面在近光軸處為凹面、像側面為凸面;其中,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和第五透鏡均為非球面鏡片。該光學鏡頭至少具有高像素、長焦距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成像鏡頭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光學鏡頭及成像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便攜式電子設備(如智能手機、相機)的普及,加上社交、視頻、直播類軟件的流行,人們對于攝影的喜愛程度越來越高,攝像鏡頭已經成為了電子設備的標配,攝像鏡頭甚至已經成為消費者購買電子設備時首要考慮的指標。
隨著移動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手機等便攜式電子設備也在朝著輕薄化、全面屏、超高清成像等方向發展,這就對搭載在便攜式電子設備上的攝像鏡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見的五片式光學鏡頭雖然已經具有較好的光學性能,但是無法較好的滿足長焦距高像素的使用需求。
發明內容
為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學鏡頭及成像設備,至少具有高像素、長焦距的優點。
本發明實施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施上述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光學鏡頭,沿光軸從物側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光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鏡,所述第一透鏡的物側面為凸面,所述第一透鏡的像側面在近光軸處為凸面或凹面;具有負光焦度的第二透鏡,所述第二透鏡的物側面為凸面,所述第二透鏡的像側面為凹面;具有負光焦度的第三透鏡,所述第三透鏡的物側面為凹面,所述第三透鏡的像側面在近光軸處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鏡,所述第四透鏡的物側面為凹面,所述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為凸面;具有負光焦度的第五透鏡,所述第五透鏡的物側面在近光軸處為凹面,所述第五透鏡的像側面為凸面;其中,所述第一透鏡、所述第二透鏡、所述第三透鏡、所述第四透鏡和所述第五透鏡均為非球面鏡片。
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成像設備,包括成像元件及第一方面提供的光學鏡頭,成像元件用于將光學鏡頭形成的光學圖像轉換為電信號。
相較現有技術,本發明提供的光學鏡頭及成像設備,采用五片具有特定屈折力的鏡片,并且采用特定的表面形狀搭配和合理的光焦度分配,在滿足高像素的同時結構更加緊湊,從而較好地實現了鏡頭長焦距與高像素的均衡。
附圖說明
本發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鏡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鏡頭的象散曲線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鏡頭的f-tanθ畸變曲線圖;
圖4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鏡頭的垂軸色差曲線圖;
圖5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鏡頭的軸向色差曲線圖;
圖6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鏡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鏡頭的象散曲線圖;
圖8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鏡頭的f-tanθ畸變曲線圖;
圖9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鏡頭的垂軸色差曲線圖;
圖10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鏡頭的軸向色差曲線圖;
圖11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光學鏡頭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聯益光學有限公司,未經江西聯益光學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8504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